雜交水稻的發明

當前位置:首頁 > 世界之最 > 發明之最 發佈時間:2014-06-23編輯:小TOP仔來源:www.top123.biz閱讀數: 手機閱讀

雜交優勢的利用,早在我國秦 朝就有記載,生產上也有成功的應 用。1763年,柯路德開始對雜種優 勢現象進行觀察研究;1866年,孟德爾根據豌豆試驗,首次提出雜種活力一 詞;1876年,達爾文提出雜種優勢是由於兩性因素具有某種程度的分化所致; 2◦世紀初,美國科學家沙爾提倡種植雜種玉米,1936〜1945年間,在美國大 力推廣;我國自1950年代起開始廣泛推行雜交玉米、雜交高梁的品系選育和 製種技術。

但是,水稻雜交育種方面的研究一直是薄弱環節^直到20世紀60年代, 農業科技界仍然不敢想像能在生產中利用雜種優勢.因為水稻是自花授粉作 物,即雌雄同花,人工雜交製種困難餘的發明袁隆平長期從事雜交水稻育種理論研究和製種技術實踐。1964年首先提 出培育"不育系、保持系、恢復系」三系法利用水稻雜種優勢的設想並進行科 學實驗。1970年,袁隆平與其助手李必湖和馮克珊在海南發現一株花粉敗育 的雄性不育野生稻,成為突破「三系」配套的關鍵。1972年肓成中國第一個 大面積應用的水稻雄性不育系「二九南一號A」和相應的保持系「二九南一號 B」,次年肓成了第一個大面積推廣的強優組合「南優二號' 並研究出整套製 種技術。1986年提出雜交水稻育 種分為「三系法品種間雜種優勢 利用、兩系法亞種間雜種優勢利 用到一系法遠緣雜種優勢利用」

的戰略設想。袁隆平被同行們譽 為「雜交水稻之父」。

現在巳有20多個國家引種雜 交水稻,聯合國糧農組織把在全 球範圍內推廣雜交水稻技術作為一項戰略計畫,20世紀90年代以來專門立項 支持在世界一些產稻國家發展雜交水稻。袁隆 平受聘為聯合國糧農組織的首席顧問,這些年 他每年都出國指導,還派出了許多專家擔任顧 問,多次赴印度、越南、緬甸、孟加拉國等國 指導,並為這些國家培訓技術專家。從1981 年至1998年,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共舉辦 了 38期國際雜交水稻培訓班,培訓了來自15 個以上國家的100多名科技人員。1998年, 越南和印度種植面積已分別超過了 10萬公頃 和20萬公頃,並且取得了每公頃增產1 噸的效果。雜交水稻在解決世界飢餓問題上正 曰益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

20世紀70年代,我國農業科技界的一項重大發明-雜交水稻,掀開了水稻生產史上嶄新的一頁,並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成功培育.雜交水稻並大面積應用 於生產的國家。以袁隆平為首所取得的

該項成果於1981年獲得了我國迄今為 止唯一的國家特等發明獎。截至1999 年,我國已累計種植雜交水稻2億多公 頃,增產稻穀3000多億千克。

雜交水稻的廣泛種植大幅度提高了 水稻產量.為解決我國十幾億人口的糧 食自給難題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雜交水稻不僅在生產上為大幅度提高水稻產量開闢了新,而且為花授粉作物闖出了利用雜種優勢的新路子,大大豐富了農作物遺傳育種的理論 與實踐,成為水稻種植史上一次重大的飛躍。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生,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國家雜交水稻工作技術 中心暨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協副主席。袁隆平是中國研究雜交水 稻的創始人,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雜交優勢的第一人。他於1964年開始從事雜交 水稻研究∣用9年的時間於1973年實現了三系配套,並選育了第一個在生產上大面積應用的強優高產雜交水稻組合-南優2號。為此,他於1981年榮獲我國第一個國家特等發明獎,被國際上譽為「雜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先後獲得了聯合國智慧財產權組織「傑出發明家」金質獎,聯合國教科文 組織「科學獎",英國讓克基金會「讓克獎」,美國費因斯特基金會「拯救世界飢餓 獎」,聯合國糧農組織「糧食安全保陣獎」,日本「曰經亞洲大獎' "先驅科學家 獎' 「日本越光國際水稻獎_*等八項國際大獎。

上一篇音樂的起源

下一篇小提琴的發明

發明之最hot榜單

發明之最精選

發明之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