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戰列艦排名 二戰歷史上十大戰列艦盤點

當前位置:首頁 > 世界之最 > 軍事之最 發佈時間:2016-11-09編輯:小TOP仔來源:www.top123.biz閱讀數: 手機閱讀
二戰十大戰列艦排名 歷史十大戰列艦盤點 戰列艦的天下其實應該是在一戰中,在二戰時戰列艦已經開始沒落了,不過今天我們還是來盤點一下歷史十大戰列艦。 戰列艦(英文:battleship),美規常用代號為BB。中國稱為戰列艦,是裝有厚重裝甲和大口徑主砲的大型軍艦,是人類創造的最龐大和複雜的武器系統之一,大艦巨砲主義時代的極致產物。19世紀末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戰列艦作為海軍中最大的武裝艦艇,是一個國家海軍力量的標誌,因此常被做為主力艦(capital ship)。隨著潛艇技術日漸成熟,空中優勢破壞戰力平衡和精確制導武器的開發,戰列艦已不再被認為是建立海上優勢所必須的裝備,因此已經全部退役。 現代的「戰列艦」這個名詞來源於歷史上的風帆戰列艦(全稱ship of the line of battle,簡稱ship of the lineline-of-battle ship),從17世紀中葉到19世紀中葉主要排成戰列線進行戰鬥的大型軍艦。[1]隨著蒸汽機、爆破彈和鋼鐵裝甲的發展,19世紀後期出現了稱為鐵甲艦(Ironclads)的蒸汽裝甲艦,即是後來戰列艦和裝甲巡洋艦的前身。1906年服役的無畏號(HMS Dreadnought)標誌著戰列艦「全裝重型火砲」的革命,後來所有按這個概念設計的戰列艦都被稱為無畏艦,與之相對,之前的戰列艦稱為前無畏艦。不久,出現了比無畏號更強大的戰列艦,稱為超無畏艦。 海軍大國爭相建造戰列艦引起了長期的軍備競賽。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爆發了戰列艦對決的日德蘭海戰。戰後,各海軍大國通過限制海軍軍備條約對締約國戰列艦的數量和效能作出限制。條約生效期間被稱為「海軍假日」。條約失效後,出現了最後一波建造戰列艦的熱潮,出現了排水量超過60,000噸的巨艦。即使如此,戰列艦的價值一直受到質疑,更小、更廉價的潛艇、魚雷和飛機都能對戰列艦造成嚴重傷害。

戰列艦的沒落

然而在二戰中,航空母艦和潛艇才是海戰的主要艦種,戰列艦逐漸淪為次要角色。大西洋戰場上,英國海軍大規模圍剿德國的2艘俾斯麥級戰列艦(俾斯麥號和提爾皮茨號)。諾曼底戰役中,英國和美國的舊戰列艦用於砲轟岸上目標。其餘時間,戰列艦主要用於護航任務。太平洋戰場上,美國8艘舊式的慢速戰列艦在珍珠港事件受損。6艘修理後用於轟擊岸上目標,新建的高速戰列艦則用於航空母艦戰鬥群的防空警戒。1944年,美國6艘戰列艦參與萊特灣海戰的蘇里高海峽,擊沉日本山城號戰列艦。此為史上最後的戰列艦砲戰。1945年上半年的硫磺島戰役和沖繩戰役中,美國戰列艦執行砲轟岸上目標。1945年5月德國投降。美國和英國的新式戰列艦繼續砲轟日本的釜石、日立等近海工業城市。 1945年8月15日,盟軍在密蘇里號戰列艦接受日本正式投降,訂定投降檔案。戰列艦的光榮生涯在此達到頂峰,以及終點。二戰後,各國戰列艦紛紛作為廢鋼鐵被出售拆毀,或作為靶艦和武器試驗平台被摧毀。美國衣阿華級戰列艦投入北韓戰爭和越南戰爭後退役封存。1980年代,衣阿華級戰列艦重啟加裝飛彈和直升飛機,並投入使用於第一次海灣戰爭裡,在轟炸伊拉克陸上目標發揮了作用,使用10多年後重新退役,同時將「戰列艦」的級別從現役艦船分類中取消。 目前世界上僅存有幾艘處於封存或保留展示狀態的戰列艦,包括美國的4艘衣阿華級與2艘南達科他級(馬薩諸塞號和亞拉巴馬號)和1艘北卡羅來納級,以及停泊在東京灣橫須賀港內作為浮動博物館的日本前無畏艦三笠號。

一、依阿華級戰列艦 <a href=http://www.top123.biz/toplist/shida/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a href=http://www.top123.biz/toplist/top10/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十大</a></a>戰列艦排名 二戰<a href=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a href=http://www.top123.biz/toplist/history/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歷史</a></a>上<a href=http://www.top123.biz/toplist/shida/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a href=http://www.top123.biz/toplist/top10/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十大</a></a>戰列艦盤點 「依阿華」號戰列艦9門主砲右舷順次射擊,據稱可導致這艘排水量45000噸的龐然大物側移10米。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依阿華級戰列艦以其高速性以及強大的高射火力伴隨航空母艦特遣艦隊和支持兩棲登陸作戰 依阿華級戰列艦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建成的噸位最大的一級戰列艦,也是世界上最後一級退出現役的戰列艦。 依阿華級戰列艦計畫建造6艘,首艦依阿華號1940年始建,共建成4艘,分別是依阿華號(Iowa 舷號BB-61),1940年6月27日在紐約海軍工廠正式動工,1943年2月22日正式服役;紐澤西號(New Jersey 舷號BB-62),1943年5月23日加入現役;密蘇里號(Missouri 舷號BB-63),1944年6月11日正式服役;威斯康星號(Wisconsin 舷號BB-64),1944年4月16日加入現役。伊利諾斯號(Illinois)1945年8月停工;肯塔基號(Kentucky)1950年1月下水後停建,均未建成。 1938年美國海軍提出新型高速戰列艦––依阿華級的設計方案。在保持南達科他級防護水平的基礎上依阿華級戰列艦重點提高航速,大幅度提高主機功率,依阿華級的動力裝置的主機功率是當時輸出功率最大的艦船動力裝置,設計航速高達33節。以能通過巴拿馬運河船閘的極限為準,依阿華級船體最大寬度被限制為33米,重新設計艦體,採用了加大艦體長度和吃水的設計措施,艦體的長寬比達到7.9,而其細長的艦艏,有利提高航速,但影響了適航性。 依阿華級的主砲採用了輕量化的406毫米50倍口徑主砲。裝備3座三聯裝主砲塔,每座砲塔旋轉部分重1730噸,艦艏方向呈背負式佈置兩座,艦艉方向佈置一座。裝甲防護方面,依阿華級整體防護設計與南達科他級相當,舷側主裝甲帶與主防雷裝甲拼接為一體,並結合多重水密隔艙構成水下防魚雷系統。依阿華級艦艉兩舷各安裝一台彈射器,搭載三架水上觀測飛機。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依阿華級戰列艦服役後主要參加太平洋海區的作戰活動,為航空母艦護航和支持兩棲作戰。其高速性以及強大的高射火力為航空母艦特遣艦隊提供防空火力。先後參加了進攻馬紹爾群島作戰、馬利亞那海戰、萊特灣海戰、硫磺島戰役、沖繩島戰役。 密蘇里號戰列艦是依阿華級戰列艦中建成的第三艘,該艦服役後不久,即因1945年9月2日作為日本無條件投降的簽字地點而非常出名。 二戰戰爭結束後,除「密蘇里」號留作訓練艦外,其餘3艘艦在船廠封存備用。北韓戰爭爆發後,1951年4艘依阿華級艦再次服役。戰爭結束後,1958年4艘艦編入預備役,又一次全部封存。1968年,紐澤西號第三次「從軍」,趕赴越南參戰。因其作戰能力有限,消耗費用過大,1969年該艦又退出現役。 80年代初,美國決定對依阿華級戰列艦進行現代化改裝。改裝共花費了7年半時間,每艘艦改裝費用約3億–4億美元。改裝的重點是加強對地對艦攻擊能力,增強反潛防空能力,提高通信和電子設備的現代化水平和改善艦員的生活條件。艦上增設了四聯裝「戰斧」巡弋飛彈8座、四聯裝「魚叉」艦艦飛彈4�座、「密集陣」近程防禦系統,及直升飛機起降平台;並設有無人駕駛飛機彈射器,裝備5架「先鋒」型無人駕駛飛機。 這次現代化的改裝儘管給「衣阿華」級戰列艦的前途帶來了一絲曙光,但重新復出的戰列艦仍未擺脫衰亡的下場。1990年,第四次服役剛剛8年的紐澤西號和剛服役6年的衣阿華號便再次封存。1991年1月的海灣戰爭中,密蘇里號和威斯康星號分別組成戰列艦編隊駐泊波斯灣。1月17日凌晨,威斯康星號向伊拉克發射了戰爭中的第一枚戰斧巡弋飛彈,兩艘艦共向伊拉克的戰略目標發射了數十枚戰斧巡弋飛彈;2月17日,戰列艦還用406毫米主砲轟擊了科威特南部的伊軍砲兵陣地。然而,戰爭勝利的輝煌也沒有延長戰列艦的生命。戰後不久,威斯康星號就退出現役。1992年3月31日密蘇里號也退出了現役。從而這個一度逞威於海上的「霸主」終於徹底退出了歷史舞台。 二、「大和」號戰列艦 <a href=http://www.top123.biz/toplist/shida/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a href=http://www.top123.biz/toplist/top10/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十大</a></a>戰列艦排名 二戰<a href=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a href=http://www.top123.biz/toplist/history/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歷史</a></a>上<a href=http://www.top123.biz/toplist/shida/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a href=http://www.top123.biz/toplist/top10/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十大</a></a>戰列艦盤點 1941年10月30日,大和號在宿毛灣鵜來島和沖島標柱間進行全速公試的畫面,當時的狀態為公試排水量69304噸,151700軸馬力,螺旋槳每分鐘223.2轉(照片為人工上色,攝影:橋本敏郎) 這是目前流傳最廣的戰艦大和建造照片,也是唯一一張詳細的西裝照片,攝於1941年9 月22日吳工廠西裝艦橋,畫面右邊的是鳳翔號航母(遮風欄呈豎起狀態),鳳翔遠方為間宮號給糧船,背景為停泊在二河川口的驅逐艦群。左側可見第6戰隊的重巡洋艦加古、衣笠、以及一艘特設給油船。長期以來日本人對這張照片的鑽分析讀機會發展成一門學問。拍攝者為造船部設計官橋本敏郎技術大尉。日本投降後橋本前往東京,以「技術資料兼民族紀念品」的名義將照片託付第二復員省(原海軍省)官員福井靜夫保存。 1942年2月12日,「大和」號接替「長門」號戰列艦成為日本聯合艦隊旗艦。從1913年到1942年的29年裡,日本海軍共建成戰列艦12艘。其中「大和」號(還有同型的「武藏」號)艦齡最短(1941年建成),排水量最大,火力最強,裝甲最厚重,被譽為無堅不摧、固若金湯的海洋鋼鐵城堡。 因此,迷信大艦巨炮制勝論的日本海軍對它的期望值很大,認為憑藉像大和級戰列艦這樣的單艦威力就可馳騁太平洋,與美艦隊抗衡了。然而,在美航母特混艦隊的打擊下,「大和」號幾乎無所作為。 1942年6月,「大和」號作為聯合艦隊旗艦參加了中途島海戰出師受挫,四艘航空母艦全軍覆沒,而「大和」號則在三百海里以外無所事事。8月17日,「大和」號再次出港,這次的任務是支持對索羅門群島方面作戰。但該艦到達特魯克群島後,只是整天呆在港裡繼續無所事事。1943年2月11日,「大和」號的姊妹艦「武藏」接替「大和」號成為新的聯合艦隊旗艦。5月8日,「大和」號離開了特魯克回到吳港入塢修理了3個月,又於8月23日回到特魯克。其後一些日子裡,該艦被指派去向一些島嶼上的日軍運送物資和補充兵員。 1943年12月25日,「大和」號在特魯克附近遭到美國潛艇的魚雷攻擊,戰艦右舷第165號肋骨(第3號主砲塔附近)被一發魚雷命中,進水約3000噸。受損後的「大和」號加速撤離了這一海域。1944年1月16日,「大和」號再次回到吳港入塢修理,出於防雷的考慮,在其舷側水線以下的防水區劃內增設了一層呈45度傾角,厚6毫米的鋼板。同時進行改裝提高防空能力,戰列艦舷側的2座155毫米砲塔被拆除,同時加裝了6座127毫米雙聯裝高砲,25毫米高砲數則增至98門。同時艦上還裝上了警戒雷達。1944年4月10日,「大和」號的修理及改裝工程結束。 太平洋戰爭的形勢已經變得對日本越來越不利。聯合艦隊把擁有「大和」號、「武藏」號戰列艦的第二艦隊編入第1機動艦隊,為航空母艦提供掩護,1944年6月,「大和」號參加了馬里亞納海戰。在這場航空母艦大戰中,損失慘重的第1機動艦隊撤離戰場。「大和」號第一次用主砲向來襲的美國飛機發射3式對空砲彈。 1944年10月22日包括大和,武藏等5艘戰列艦,12艘巡洋艦,14艘驅逐艦的第二艦隊從婆羅乃灣出發,參加萊特灣海戰。10月24日,栗田艦隊遭到美國海軍第3艦隊航母艦載機的猛烈空襲。在戰鬥中,「大和」號的姊妹艦「武藏」號被擊沉。「大和」號僅在前甲板被美機投中一顆炸彈。10月25日晨,在薩沃島附近,第二艦隊發現美艦。「大和」號的460毫米主砲在32000米距離上對美艦開火。煙幕和雨幕以及美國驅逐艦的攻擊行動干擾了「大和」號的射擊。中午時分,栗田放棄了追擊美艦的機會,開始回撤。1944年11月24日,「大和」號返回日本本土吳港。 1945年3月26日,美軍開始實施沖繩島登陸戰。日本企圖出動包括「大和」號在內的水面艦艇艦隊支援沖繩日軍的作戰。4月5日,軍令部正式下達了命令「大和」號自殺性出擊作戰的「天一號作戰」命令,1945年4月6日,以「大和」號為旗艦的第2艦隊10艘軍艦(還有1艘巡洋艦及8艘驅逐艦)在伊藤整一海軍中將的指揮下,從瀨戶內海西部的德山錨地起航。 4月7日凌晨,美國潛艇在九州島島島西南海面發現了這支艦隊。12時31分,美國海軍發出的第一個攻擊波,美國飛機集中攻擊「大和」號左舷,有4枚炸彈落到了「大和」號第3號主砲塔附近,其中2枚225公斤炸彈穿透了後部主甲板爆炸,將戰艦後部的155毫米副砲和預備射擊指揮所炸毀。12時43時,大和艦左舷前部被1發魚雷命中,「大和」號航速降至22節。13時35分,美軍第二攻擊波飛機到達。13時37分,「大和」號艦體左舷中部被3條魚雷命中(分別命中143、124、131號肋骨),使其艦體左傾達7-8度。 幾乎與此同時,由於美機投下的一枚450公斤重的航空炸彈炸毀了「大和」號排水閥門,使該艦無法進行排水作業,艦長下令向右舷艙室對稱注水以恢復艦體平衡,航速降至18節。13時44分,左舷中部又被2條魚雷命中,使左傾增加到15-16度,這使該艦的大口徑高砲無法使用。14時01分,美機3顆航空炸彈擊中左舷中部。14時07分,一條魚雷還擊中右舷150號船肋。 14時12分,大和艦左舷中部和後部又被2條魚雷命中,艦體傾斜達16-18度。由於右舷註排水區已經註滿水,只能繼續往機械室、休息室和鍋爐艙裡注水。 14時15分,大和艦左舷再中1雷,航速漸漸減至7節。艦長被迫發出了棄艦令。 14時23分,大和艦突然發生主砲彈藥庫大爆炸,葬身海底,全艦2498名官兵(連同司令部人員共有2767人)中僅有269人獲救(另有7名司令部人員獲救),其沉沒地點在日本九州島島島南西50海里,德之島西北200海里,東經128度04分,北緯30度43分。 動工:1937年(第三次造艦補充計畫) 下水:1940年4月5日(吳海軍工廠) 服役:1941年12月16日(瀨戶內海) 首次參戰:1942年5月29日清晨(中途島海戰,作為聯合艦隊旗艦從柱島出發) 戰沉:1945年4月7日(中國東海) 效能參數: 排水:64,000t(輕載),69,100t(標準)72,808t(滿載). 主尺度:263m×38.9m×10.8m 主武備: 主砲:9[3xIII]x460mm; 副砲:12 [4xIII] x 155 mm (1943.4換成6 [2xIII] x 155 mm ,另2座被拆除) 大口徑高砲:12[6xII] x 127mm(1943.4為24[12xII] x 127mm]); 小口徑高砲:24[3xIII]x 25mm . [1943.9]換為36 [12xIII]; 1944.4為98[24xIII, 26xI], [1944.7]為113 [29xIII, 26xI]; [1945.1]為152[50xIII, 2xI](另有幾座[2xII]未被統計); 高射機槍:4 [2xII] x 13,2 mm . 裝甲資料: 裝甲總重22895噸。裝甲:列板,中甲板以下410mm(硬化層135mm)外傾角20°;甲板,上甲板35~55mm,中甲板200mm;砲塔,前650mm,側面250mm,後部190mm,頂270mm,砲座560mm,底250mm;彈藥艙壁,頂270mm,底50~80mm,傾角25°;機艙、鍋爐艙,頂200mm,到艦底75~90mm,傾角14°。 其他參數: 功率:150.000 千馬(153.553 千馬最大功率),4軸. 航速/續航: 27節(正常),27.46節(最高航速,1941年試航結果).16節時續航7,200海里(63,000t時). 艦載機:6架.裝載型號包括中島95,0式等. 人員: 正常編制2,500人(1941年為 2300人[150軍官+2150士兵],1945年為2767人). 三、俾斯麥級戰列艦 <a href=http://www.top123.biz/toplist/shida/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a href=http://www.top123.biz/toplist/top10/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十大</a></a>戰列艦排名 二戰<a href=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a href=http://www.top123.biz/toplist/history/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歷史</a></a>上<a href=http://www.top123.biz/toplist/shida/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a href=http://www.top123.biz/toplist/top10/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十大</a></a>戰列艦盤點 希特勒稱它為「德國海軍的驕傲」,就連敵人丘吉爾也不得不讚嘆「這真是一艘了不起的船隻」,這就是納粹德國最強戰列艦——「俾斯麥」號。 它以普魯士鐵血宰相命名,凝聚德國最先進的工業科技智慧結晶,其武備之強令同時代戰艦望塵莫及,只用6分鐘就消滅了被稱為英國海上國力象徵的胡德號戰列艦,震驚了整個世界。然而,初戰3天后,「俾斯麥」號就永遠沉入了大海,其末日之戰與初戰一樣驚心動魄,至今仍為無數軍迷津津樂道。 號稱「不沉的海上鋼鐵堡壘」 「俾斯麥」號於1936年開工,1939年下水,並於第二年8月24日服役。它是希特勒極度自大的表現,是一架屠殺機器。身長830英尺(約合252米),幾乎和鐵達尼號相當;標準排水量為41700噸,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戰列艦,在海軍史上也僅次於「大和」級和「衣阿華」級。儘管個頭很大,但在15萬馬力引擎推動下,航速可達30節。主砲裝甲彈採用高初速輕型彈,能夠摧毀15英里以外的船隻。裝甲防護方面,擁有同期戰列艦中的最大防護尺度,側面裝甲厚13英寸(約合33釐米),魚雷防禦系統可以抵禦300千克德國黑索金烈性炸藥,防護能力十分驚人。 此外,艦上還裝有德國最新式的雷達、無線電側向儀等電子設備,加上精巧周密的水密艙設計,被德國海軍稱為「不沉的海上鋼鐵堡壘」。1939年,「俾斯麥」號舉行下水儀式時,希特勒親自到場發表聲嘶力竭的演說,並親手執行了砸碎香檳酒的傳統儀式,對其寄予無限厚望。 6分鐘消滅皇家海軍驕傲—「胡德」號 1941年5月19日,「俾斯麥」號在「歐根親王」號重巡洋艦的伴隨下,駛出格丁尼亞港,第一次出航,前往大西洋破壞英國海運航線。 5月24日,「俾斯麥」號駛出丹麥海峽,即與兩艘英國戰艦「胡德」號和「威爾士親王」號相遇。 「胡德」號戰列巡洋艦是為德國海軍所熟知和痛恨的一艘戰艦。據德國軍官回憶,「我們從事軍事演習時,指揮官總用這艘船嚇唬我們,每次任務之前都會說『我們要和胡德號交戰』。」 5月24日的這次相遇後,「胡德」號和「俾斯麥」號全速駛向對方。「胡德」號首先開火,「俾斯麥」號回敬了一連串砲火,其中一枚砲彈貫穿「胡德」號薄薄的裝甲甲板,引爆了船尾的彈藥庫。僅僅不到10分鐘後,「胡德」號就沉沒了,船上1400餘人,只有3人生還。 重重圍殲之下永沉大洋 「胡德」號被擊沉的消息傳到英國後,舉國震驚,就像美國人對於珍珠港遭襲時的感受,英國人無法相信,集皇家海軍輝煌歷史於一身的「胡德」號,竟然在短短幾分鐘之內就被擊沉了。「『俾斯麥』號既然能在6分鐘內打沉『胡德』號,還有什麼做不到的?」 首相丘吉爾深思熟慮之後,決定集結各處的海上力量,將矛頭一起指向「俾斯麥」號,以將其摧毀。 5月26日,「俾斯麥」號在海上遭遇風暴。英國人的進攻也開始了。從「皇家方舟」號航母上起飛的15架「箭魚」魚雷轟炸機穿越風暴向「俾斯麥」號發起猛攻,一顆魚雷命中艦尾螺旋槳,使「俾斯麥」號喪失了方向控制,只能原地打轉,英國艦隊隨即圍攏過來。27日,皇家海軍「羅德尼」號和「喬治五世」號戰艦向俾斯麥號開火,一時砲彈齊發,不久,另外3艘英國戰艦也加入了戰鬥。一發發砲彈從「俾斯麥」號的上層船體和船員中穿過。 英軍的轟炸持續了一個半小時,共向「俾斯麥」號投擲了近三千發砲彈,但令人驚奇的是,「俾斯麥」號在如此打擊之下居然始終在海面漂浮。最終,英軍只能通過巡洋艦發射魚雷才將其徹底送入深淵。 四、南達科他級戰列艦 <a href=http://www.top123.biz/toplist/shida/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a href=http://www.top123.biz/toplist/top10/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十大</a></a>戰列艦排名 二戰<a href=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a href=http://www.top123.biz/toplist/history/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歷史</a></a>上<a href=http://www.top123.biz/toplist/shida/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a href=http://www.top123.biz/toplist/top10/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十大</a></a>戰列艦盤點 南達科他級是在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基礎上改進而成,由於北卡羅來納級的裝甲僅僅能夠抵禦14英寸口徑砲彈的攻擊,顯得攻強守弱,因此該級艦在設計時被要求在噸位、火力不變 的情況下加強防護力,因此盡可能的減輕一些不必要的重量,重點最佳化裝甲防護。 南達科他級的設計方案被定為「1939式戰列艦」。南達科他級保持與北卡羅來納級相同的最大艦寬,減少艦體水線長度,以節省結構重量。精心設計了船型,採用球鼻型艦艏降低了阻力。提高主機功率以保持27節的航速。增加甲板裝甲厚度以及加大側舷裝甲帶的傾斜角度(傾斜角19度),提高裝甲區抗攻擊能力。將副砲的位置提高,改善射界。擁有單個煙囪是在外形上與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最明顯的區別。南達科他級戰列艦被公認是攻防平衡的優秀的條約型戰列艦。 設計 南達科他級戰列艦的設計排水量、火力與北卡羅萊納級相同,重點加強防護力,因此盡可能的減輕一些不必要的重量重點最佳化裝甲防護。由於排水量受條約限制及試用了一些未經全面測試的革新性新技術而使該級艦並不是十分成功,但仍被公認為攻防比較平衡的條約型戰列艦。 該級保持與北卡羅來納級相同的最大艦寬,縮小水線長度,動力艙室更加緊湊,造成航速略為降低,轉彎半徑較北卡羅萊納級稍大;採用單煙囪,增加側舷裝甲帶傾斜角度以及甲板裝甲厚度,防護水平有所提高;採用球鼻型艦艏以降低艦體阻力,並增大了主機功率。該級艦於1938年5月批准建造,同級四艘:南達科他號(BB57)、印第安納號(BB58)、馬薩諸塞號(BB59)、阿拉巴馬號(BB60),均於1942年間服役。 服役經歷 南達科他級戰列艦在太平洋戰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在戰爭中多用做為航空母艦編隊護航和對岸火力支持使用,南達科他級被編入航空母艦編隊,利用其強大的防空火力網為快速航空母艦特混艦隊提供空中保護與支持兩棲作戰。相繼參加了進攻吉爾伯特群島、馬里亞納群島的戰役,萊特灣海戰,攻佔硫黃島和沖繩島的戰役以及對日本本土的砲擊作戰。 1942年10月,南達科他號戰列艦參加了在南太平洋海域的海戰,1942年11月14日南達科他號與華盛頓號戰列艦和日海軍霧島號戰列艦編隊遭遇,結果南達科他號雖損傷嚴重,但是艦體並沒有大的損壞,仍以20節的航速脫離戰場,大修62天,換掉一門主砲,防護能力經受住了考驗。 南達科他號戰列艦印第安納號服役後投入太平洋戰場。1944年1月,曾因與華盛頓號戰列艦相撞,右舷受損,修理了5個月。 麻薩諸塞號1942年11月參加了北非的登陸行動,砲擊停泊在卡薩布蘭卡的法國戰列艦JEAN BART號(未完工),使其喪失了戰鬥力。1943年2月開赴太平洋戰場。 亞拉巴馬號服役後先加入英國本土艦隊投入歐洲戰場。1943年8月開赴太平洋戰場。 戰後1947年該級艦開始陸續退役,編入預備役。1962年正式從海軍除名。南達科他號、印第安納號賣給船廠拆毀。麻薩諸塞號、亞拉巴馬號分別被馬薩諸塞州、亞拉巴馬州買下,作為紀念館保存起來。 五、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 <a href=http://www.top123.biz/toplist/shida/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a href=http://www.top123.biz/toplist/top10/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十大</a></a>戰列艦排名 二戰<a href=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a href=http://www.top123.biz/toplist/history/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歷史</a></a>上<a href=http://www.top123.biz/toplist/shida/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a href=http://www.top123.biz/toplist/top10/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十大</a></a>戰列艦盤點 20世紀30年代中期,美國海軍考慮到其在亞洲和歐洲的潛在敵國日本和德國正在積極擴軍備戰,於是根據英、美、法三國簽訂的第二次倫敦海軍條約,在1937年開始建造2艘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 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建造了兩艘:北卡羅來納號(North Carolina BB55)、華盛頓號(Washington BB56)。1937年10月27日北卡羅來納號戰列艦在紐約海軍船廠開工,1941年4月服役。同型艦華盛頓號戰列艦1938年6月14日開工,1941年5月服役。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1942年,「北卡羅來納」號與「華盛頓」號相繼加入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 1942年8月,美軍在瓜達爾卡納爾島登陸,「北卡羅來納」號成為當時為航空母艦護航的唯一的一艘快速戰列艦。在這次戰鬥中卓有成效的表現,為美國海軍的快速戰列艦奠定了它們的主要任務:為航空母艦編隊提供對空掩護。1942年11月14日「華盛頓」號在瓜達爾卡納爾島海域的夜戰中,利用雷達的引導擊沉日本海軍「霧島」號戰列艦。1944年「華盛頓」號在一次碰撞事故中艦艏撞毀並更換了新艦艏。在太平洋戰爭期間北卡羅來納級兩艦參加了大部分重大戰鬥活動,主要為航空母艦提供掩護與支持兩棲登陸作戰,參加了進攻吉爾貝特群島、馬紹爾群島、馬里亞納群島、關島、硫磺島、日本本土諸島的戰役。 「北卡羅來納」號戰列艦1947年退役。1961年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州費爾角河作為一艘戰爭紀念艦供人參觀。「華盛頓」號於1960年拆毀。 效能資料 標準排水量:36600噸(1942年);滿載排水量:46700噸(1945年) 艦長222米;最大艦寬33米;平均吃水9.6米,最大吃水10.8米 動力:8台鍋爐,4台複式減速齒輪傳動蒸汽輪機,主機輸出功率:121000軸馬力 最大航速:28節;續航力:17450海里/15節,6740海里/25節 武備:9門3座三聯裝406毫米/45倍徑主砲,10座雙聯裝127毫米高平兩用砲(每舷5座),1942年該級艦開始改裝40毫米博福斯機關砲60門和20毫米厄利孔機關砲40–60門 艦員:設計編制1885人(其中:軍官108人,士兵1777人) 六、黎塞留級戰列艦 <a href=http://www.top123.biz/toplist/shida/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a href=http://www.top123.biz/toplist/top10/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十大</a></a>戰列艦排名 二戰<a href=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a href=http://www.top123.biz/toplist/history/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歷史</a></a>上<a href=http://www.top123.biz/toplist/shida/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a href=http://www.top123.biz/toplist/top10/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十大</a></a>戰列艦盤點 1935年10月22日,黎塞留級首艦「黎塞留」號在布雷斯特舖設第一塊龍骨。在隨後的4年內,2號艦「讓-巴爾」號和3號艦「克萊蒙梭」號相繼開工。黎塞留是法國中世紀著名的紅衣大主教。 法國計畫首批建造3艘黎塞留級戰列艦,隨後再建造3艘黎塞留級的改進型,到40年代中期,整個造艦計畫完成時,法國將擁有8艘較新的戰列艦與義大利和德國海軍的同類戰艦對抗。 效能特點 與英國和美國的全球性海軍不同,二戰前的法國海軍,實質上是一支地區性海軍,其殖民地主要集中在北非,因而主要任務就是奪取地中海的制海權,保障殖民地與法國本土的海上聯絡。因此,作為本土主力艦隊核心的黎塞留級戰列艦,它的作戰思想就是在地中海能與義大利主力艦或者英國地中海分艦隊決戰,同時能進行護航、破交和對陸火力支持、壓制任務。基於此,黎塞留級在設計上具有以下特點:具有高航速,但續航力不作過高要求;具有足以對付義大利新型戰列艦的主砲,同時安裝用於攻擊小目標的副砲;具有較強的水平裝甲帶,還要增強對空防護能力。 從敦刻爾克級開始,法國戰列艦採用了一種非常奇特的佈局方式:2座四聯裝主砲全部佈置在前甲板,後甲板無主砲,只層疊佈置數個副砲塔。黎塞留級戰列艦也沿用了這一總體佈置方案:它的前甲板裝有2座四聯裝380毫米主砲,後甲板則不設主砲,以品字形佈置3座三聯裝152毫米副砲。 「黎塞留」號設計之初,法國曾計畫在其上安裝406毫米主砲:9門406毫米主砲安裝在3座三聯裝砲塔上,與後來的依阿華級類似,呈「前二後一」佈置。後來發現,這一方案使戰列艦的噸位大大超標,建造費用也難以承受,繼而改為6門406毫米主砲,2座砲塔前置。但這樣一來,全艦主砲數量過少,火力密度不足,海戰中無法有效覆蓋目標。最後,經過仔細權衡,在「黎塞留」號上採用了較小口徑的380毫米主砲,它的重量較輕,能夠以4聯裝方式安裝8門火砲,相應增大了火力密度。 法國和英國的火砲身管最短,為45倍口徑;義大利為50倍口徑,德國為52倍口徑。 不過,法國的火砲的發射藥裝填量最大,因此,儘管法制火砲身管最短而彈丸較重,但在彈丸初速、射程和穿甲能力上,並不低於同類火砲。380毫米艦砲的每個四聯裝砲塔重2274噸,與同時期一艘艦隊驅逐艦的排水量相當。砲塔採用液壓控制,使用電動液泵作為驅動動力。砲塔內的4門火砲分為兩組,每組內的兩門火砲聯動,而與另一組的2門火砲相對獨立。因此,從結構上看,黎塞留級的火砲佈置方式實際上是2*2*2,而不是外觀上的4*2。 法制380毫米砲塔的另一個特點是,可以在任意角度裝彈。一般的戰列艦由於結構限制,只能在固定角度進行裝填,如大和級戰列艦,其採用的460毫米火砲只能在+3度狀態下裝填砲彈。由於採用了名為「彈性裝填」的裝彈系統,從而提高了火砲的戰鬥射速,此砲射速要明顯高於其他固定角度裝填的戰列艦。戰列艦的設計原則之一,就是要求其裝甲能夠抵禦自身主砲的轟擊。 「黎塞留」號在設計之初,也要求其主裝甲能夠承受380毫米火砲在27000米處的轟擊(此時的380毫米穿甲彈能夠穿透331毫米的裝甲列板)。由於主砲前置節省了不少重量,因而「黎塞留」號有足夠的重量指標用於裝甲防護。其水線附近的裝甲列板厚度為328毫米,且有15度內傾角,裝甲列板之後還有厚18毫米的防崩落襯墊。在艦首和艦尾處的非重要部位,裝甲厚度為127—152毫米。砲塔也是防護重點。砲塔正面裝甲厚度達到430毫米,側面厚270毫米,座圈裝甲厚度為405毫米。指揮塔是全艦的大腦,裝甲防護的標準不能低於水線處。「黎塞留」號的指揮塔裝甲厚度達到340毫米,不過在其服役後的戰鬥中,艦長通常不呆在指揮塔內部,而是喜歡跑到露天的艦橋上觀察情況。 在「黎塞留」號設計之時,來自空中的威脅已經日益增大。因此,它除安裝了大量的對空火砲之外,還加強了水平裝甲,艦上共有兩層甲板舖設裝甲,第一層厚150—170毫米,第二層厚40—100毫米,這樣的多層裝甲甲板可以有效降低航彈對軍艦的破壞。砲塔頂部的裝甲也比一般的戰列艦厚,為195毫米。經過增強水平裝甲,有效提高了艦體的防護能力。 在地中海海區作戰,高航速有利於對敵主力艦隊的圍殲,同時也便於捕捉敵商船和運輸艦。地中海港口要塞眾多,一旦追趕不及,敵商船躲入海岸要塞的控制範圍內,就難以吃掉了。因此,法國在設計黎塞留級艦的時候,就要求其具有較高航速。 「黎塞留」號採用4台總功率為15萬馬力的蒸汽輪機,4軸推進,設計航速為30節。而該級2號艦「讓-巴爾」號由於戰後才完工,採用了17.6萬馬力的新型主機,航速32節。在「黎塞留」號下水後的試驗中,主機達到了15.5萬馬力的峰值功率,最大航速達到32節,並且可以30節航速航行60個小時。與高航速相比,黎塞留級的續航力則不那麼突出。「黎塞留」號可以裝6800噸重油,以18節經濟航速航行時,最大續航力為5000海里。 服役歷程 「黎塞留」號於1935年開工,但法國相對薄弱的造船工業使其建造速度無法與英美相比,到1940年6月只完成了95%的建造進度,艦上的主要設備雖然安裝完畢,卻都未經過偵錯,沒有形成戰鬥力。這時候,德軍繞過馬其諾防線,橫掃法國北部,為了避免落入德國之手,「黎塞留」號於6月15日離開布雷斯特,6月18日抵達塞內加爾首都達喀爾。二戰期間,它加入盟軍英勇作戰。 1939年9月,德國對波蘭發動進攻,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戰爭的到來比法國人預計的快得多,海上戰鬥尚未打響,法國卻從陸地上潰敗了。1940年上半年,德軍繞過馬其諾防線橫掃法國北部,到1940年6月,巴黎淪陷,法國國防徹底崩潰。隨著法國傀儡政權與納粹德國簽定和約,法國成為德國控制下的僕從國,法國海軍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混亂。主力艦紛紛離開法國本土港口,有的直接向英國投降,但更多的戰艦躲進了北非法屬殖民地港口中,處於觀望狀態。其中,舊戰列艦「洛林」號和「庫爾貝」號正在英國訪問,法國投降後立即被扣留;快速戰列艦「敦刻爾克」號、「斯特拉斯堡」號與兩艘舊戰列艦停泊在阿爾及利亞奧蘭港;只完成了船體工程的「讓-巴爾」號也被拖曳到摩洛哥卡薩布蘭卡。「黎塞留」號也面臨著投降或是戰鬥的選擇。 為了避免這艘戰艦落入德國之手,「黎塞留」號的艦員自行決定,脫離傀儡政權的控制。6月15日,尚未最後完工的「黎塞留」號帶著所能收集到的彈藥和零備件,離開布雷斯特,於6月18日抵達法屬殖民地塞內加爾的達喀爾。 法國淪陷後,處於觀望狀態得法國戰列艦達6艘,而當時德國海軍建成的戰列艦只有3艘。這些法國戰艦雖然未宣布效忠傀儡政權,但態度大多搖擺不定,萬一最終落入德國手中,對英國艦隊將是嚴重的威脅。為了消滅這些潛在的對手,英國制定了名為「拋石機」的行動計畫,政治勸降和武力解決結合,解除這些海外法國艦隊的戰鬥力。 1940年7月3日,英國不宣而戰,對停泊在北非各港口的法艦採取行動。停泊在阿爾及利亞奧蘭港的4艘法國戰列艦首先遭到攻擊,在以「胡德」號戰列巡洋艦為首的英國艦隊的砲擊,4艘法國戰列艦有3艘沉沒或擱淺,僅「敦刻爾克」號僥倖逃脫。 7月8日,厄運降臨到了「黎塞留」號頭上,以「競技神」號航母為核心的英國艦隊襲擊了達喀爾。「黎塞留」號作為打擊的首要目標,遭到從「競技神」號上起飛的「劍魚」魚雷機的攻擊。但「劍魚」投放的450毫米魚雷收效甚微。這次攻擊未果之後,1940年9月23日,英國皇家海軍派遣「巴勒姆」號、「皇家橡樹」號和「決心」號3艘戰列艦再次光臨達喀爾,目的仍舊是摧毀法國這艘最強大的戰列艦。 錨泊狀態的「黎塞留」號用主砲奮力還擊,達喀爾的海岸砲台也對英國艦隊進行砲擊。在與這3艘3.2萬噸,裝備15英寸主砲的英國戰列艦的交火中,「黎塞留」號再次被擊傷,好在裝甲厚實,沒有傷筋動骨。戰鬥中,英國「決心」號戰列艦被擊傷。迫於海岸砲台的強大火力,為避免更大的損失,英國艦隊不得不撤出戰鬥。 英國的攻擊使法國海外艦隊與盟軍的關係僵化。在整個1941年,「黎塞留」號都在達喀爾錨泊,不宣布加入軸心國序列,但同時不與英國妥協。1942年,盟軍在北非的「火炬」作戰中,「黎塞留」號保持中立,即不參加登陸行動,也不對盟軍登陸部隊進行打擊。在美國的調解下,1942年底,自由法國與「黎塞留」號艦員最後達成和解:名義上由美國將「黎塞留」號買下,在美國接受整修後投入太平洋戰場的對日作戰,戰後再歸還法國政府。 1943年1月16日,「黎塞留」號抵達紐約,對艦上設備進行大整休。原先裝備的水上飛機彈射器和水上飛機機庫被拆除,法制37毫米高砲與13.2毫米高射機槍被換裝為盟軍制式40毫米「博福斯」中口徑高砲和20毫米「厄立孔」小口徑速射砲;但保留了100毫米大口徑高砲、152毫米副砲和380毫米主砲。由於美國海軍沒有裝備380毫米主砲的戰列艦,最後不得不為「黎塞留」號特製一批380毫米口徑彈藥。在整修中,還對「黎塞留」號進行了現代化改造,安裝了美國新研製的對空、對海搜尋雷達。接受現代化改造後的「黎塞留」號渙然一新。 1943年10月,「黎塞留」號改裝完畢,劃歸英國遠東艦隊指揮,在東南亞及印度洋海域作戰。「黎塞留」號的主要任務,是依靠其高速和高砲,為航母提供近程空中保護,同時利用380毫米艦砲轟擊日軍守島工事。由於「黎塞留」號具有30節高航速,它能夠跟隨艦隊中的航母行動,用艦上的大量中小口徑高砲為航母提供最後一層防空屏障,而航速23節左右的英國舊戰列艦隻能作為火力支持艦使用。 1944年,美國海軍在太平洋戰場對日軍展開全面進攻。同年3月,英國遠東艦隊從斯里蘭卡出發,以「光輝」號航母為核心,攻擊日軍佔據的蘇門達臘島。「黎塞留」號作為艦隊中的對岸火力支持艦,與「伊利莎白女王」號、「剛勇」號戰列艦、「聲望」號戰列巡洋艦共同對蘇門達臘島西北角的沙璜港進行砲擊。在戰鬥中,4艦共發射381/380毫米砲彈294發,各種副砲砲彈數千發,幾乎完全摧毀了日軍的海岸砲台與工事。1944年6月,盟軍在諾曼底登陸,歐洲第二戰場開闢,法國解放指日可待,正在太平洋戰場苦戰的「黎塞留」號也奉命返回法國本土。 1944年10月,「黎塞留」號從印度洋穿過紅海及蘇伊士運河,返回法國。勒克萊爾將軍的「自由法國」戰士在巴黎進行凱旋門閱兵時,自由法國的戰艦也在土倫港進行了壯觀的閱艦儀式。當強大的「黎塞留」號緩緩開進土倫港時,受到了法國人的狂熱歡迎,「黎塞留」號成為自由法國的海上標誌。雖然法國全境解放,德國即將投降,但在太平洋戰場,戰爭還未結束。法國復國慶典結束後,「黎塞留」號重新返回太平洋作戰。 1945年初,日本艦隊中的航母和艦載航空兵基本損失殆盡,但仍存留有一定數量的戰列艦;在太平洋的多個島嶼,仍有日軍經營多年的堅固工事。在長達半年的海島登陸作戰中,「黎塞留」號與美國「依阿華」號、「北卡萊羅那」號等名艦並肩作戰,將無數一噸左右的高爆彈傾瀉到日軍陣地上。1945年8月,「黎塞留」號參加了對日寇的最後一戰:對日本沿岸港口與城市進行砲擊,並目睹了8月15日東京灣的日本投降儀式。「黎塞留」號的戰鬥足跡遍及三大洋,是法國參戰地域最廣,航行里程最長的戰列艦,也是法國海軍史上最著名的戰列艦。 二戰結束後,「黎塞留」號從英國遠東艦隊序列中退出,回歸美國海軍控制,美國繼而將「黎塞留」號歸還法國。1946年,「黎塞留」號再次從太平洋返回法國。在回國之前,「黎塞留」號還執行了最後一次作戰任務:在印支戰爭中,「黎塞留」號在中南半島沿岸巡弋,對越南進行威懾。 戰後「黎塞留」號雖然已無大用場,但作為法國海軍的象徵,它一直服役到50年代。在參加法國北非殖民地的幾次戰爭中,大多是作為海軍的威懾力量使用。由於戰列艦的維護費用過高,1959年「黎塞留」號退出現役,先是在布雷斯特作為船員訓練艦使用,1964年作為廢鋼出售,最後在義大利拆船廠解體。 七、喬治五世級戰列艦 <a href=http://www.top123.biz/toplist/shida/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a href=http://www.top123.biz/toplist/top10/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十大</a></a>戰列艦排名 二戰<a href=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a href=http://www.top123.biz/toplist/history/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歷史</a></a>上<a href=http://www.top123.biz/toplist/shida/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a href=http://www.top123.biz/toplist/top10/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十大</a></a>戰列艦盤點 英王喬治五世級戰列艦(King George V class)是英國於1930年代末建造的一級戰列艦,也是二戰前英國建造的最後一級戰列艦。 其設計遵守1936年第二次倫敦海軍條約(限制戰列艦的標準排水量不超過35000噸,主砲口徑不大於14英寸即356毫米)的規定,是典型的條約型戰列艦。 同級艦有英王喬治五世號(HMS King George V )、威爾士親王號(HMS Prince of Wales)、約克公爵號(HMS Duke of York)、安森號(HMS Anson)、豪號(HMS Howe)等5艘。 喬治五世國王號服役後擔任英國皇家海軍本土艦隊旗艦。 威爾士親王號剛服役就參加了圍殲德國海軍「俾斯麥」號戰列艦的戰鬥,後帶著戰傷運載首相丘吉爾出訪美國,簽署了著名的《大西洋憲章》。1941年12月10日威爾士親王號在馬來亞海域被日軍飛機擊沉。 1943年12月26日在護航作戰中,約克公爵號擊毀了德國海軍戰艦「沙恩霍斯特」號。 第二次世界大戰晚期,喬治五世國王級戰列艦加入了英國太平洋艦隊,參加進攻日本的作戰。 效能資料 設計排水量:35000噸,滿載排水量:44650-45360噸 尺寸:全長227米,水線長225.5米;全寬31.4米;最大吃水10.8米 主機功率110000馬力。最高航速:29節,續航力:15000海里/10節。 武備:10門14英寸/45倍口徑主砲(兩座四聯裝砲塔,一座雙聯裝砲塔),16門133毫米/50倍口徑高平兩用砲,32-48門40毫米以及20毫米高射砲。 裝甲:舷側裝甲帶(最大)15.4英寸,甲板7英寸,砲塔(正面)16英寸,砲座16英寸,司令塔(最大)15英寸 艦員:1530-1900人 八、維內托級戰列艦 <a href=http://www.top123.biz/toplist/shida/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a href=http://www.top123.biz/toplist/top10/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十大</a></a>戰列艦排名 二戰<a href=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a href=http://www.top123.biz/toplist/history/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歷史</a></a>上<a href=http://www.top123.biz/toplist/shida/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a href=http://www.top123.biz/toplist/top10/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十大</a></a>戰列艦盤點 維托裡奧•維內托級戰列艦是義大利建造的一種戰列艦。維內托級首批2艘:維托裡奧•維內托號(Vittorio Veneto)、利托裡奧號(Littorio);2艘改進型:羅馬號(Roma)、帝國號(Impero,音譯為「因佩羅」號)。 20世紀30年代法國針對德國的「袖珍戰列艦」開始建造新型敦刻爾克級戰列艦,義大利海軍原有的戰列艦已經顯得陳舊落後了。最初,義大利海軍準備建造一種可以和「敦刻爾克」級相抗衡的新型戰艦,最後,義大利海軍決定設計建造35000噸級的戰列艦——即後來的維托裡奧•維內托級戰列艦。 效能特點 「維內托」級的大中口徑火砲都是由安莎爾多公司設計,另一家義大利軍工企業,奧托公司(OTO,即Odero-Terni-Orlando的縮寫)也承擔了部分生產任務。 「維內托」級安裝了3座三聯裝381毫米口徑主砲,計畫之初設想的406毫米口徑主砲方案因製造難度太大不得不放棄。 安莎爾多1934型381毫米口徑主砲砲身為活動身管結構,從內到外為整體式內膛身管,分為2個部分襯管增強層,即包覆在藥室和定向部後半段的2層局部增強層和內膛前部的一道增強層,最外面是一層約佔砲身總長度72%的活動被筒;砲口處有一個外徑為610毫米的緊口箍結構。砲尾用連接環安裝到身管上。砲尾為螺紋式,有6道閉氣隔斷螺紋,閂體由液氣機構驅動半自動開閉,動作週期3.5秒。其中砲塔左砲砲閂向左開啟,另兩門砲開關方向相反。砲尾四周均勻佈置4個筒型液氣駐復機,正常后座距離1米。每座砲塔備彈222發,其中穿甲彈195發,榴彈57發。 381毫米口徑主砲火砲砲身全重102.4噸,全長19781毫米/L51.92,身管長19050毫米/L50.0,線膛部分長15850毫米,藥室長3071毫米、容積456.216公升。內膛表面刻有96條等齊右旋膛線,陰線深3.1毫米、寬8.458毫米,陽線寬4.0毫米;膛線纏距30倍徑(指膛線繞砲膛軸線旋轉一週,在軸向方向移動的長度)。彈種有被帽穿甲彈和榴彈,穿甲彈長1.699米,重885公斤,彈底裝藥88公斤TNT;榴彈長度於穿甲彈相同,重量774公斤。發射藥分裝在6個藥包內,總重271.7公斤。火砲正常使用膛壓320兆帕,穿甲彈初速850-870米/秒。從砲口侵徹威力來看,義大利的381毫米火砲的威力僅次於日本的94式460毫米砲和美國的MK7型406毫米/L50砲。不過由於發射藥對身管的燒蝕非常嚴重,其內膛的使用壽命僅為110-130發,約為世界同類艦砲的一半左右。最大射程42800米。 381毫米三聯裝砲塔全重1595噸,圈座直徑11.896米,基座外徑13.19米。砲塔內部進行了隔艙化設計,前部的戰斗室由2道防破片防火裝甲縱隔板分割成3個獨立的部分,尾艙裡的指揮室用1道橫隔板與戰斗室隔開,提高了砲塔整體的生命力。 砲塔下面是彈藥庫,「維內托」級的彈藥庫佈置彈丸庫在下,火藥庫在上(與其他大多數戰列艦正好相反)。每門砲有一套二級揚彈機構,彈丸首先經由下層的豎直揚彈機內提升到火藥庫平台,然後在和藥包一起推入上部揚彈機的供彈筐內。上部揚彈機傾角14度,電動絞盤帶動上下2個供彈筐,交替裝填。操作驅動機構與彈藥庫之間的開口間均有防火隔板和防火簾幕防護。火砲固定在+15度仰角實施裝填,裝填速度1.3發/分,配用電擊-機械撞擊兩用底火,每座砲塔由1台450千瓦柴油發動機組單獨供電,但砲塔的電氣系統仍併入全艦整體電網,這樣一旦對口供電發電機出現故障,仍然可以保證砲塔的正常工作。 「維內托」級副砲為4座三聯裝152毫米砲塔,該砲也是由安莎爾多和奧托共同負責生產的,其中「利托裡奧」號使用的是安莎爾多1934型,而「維內托」號和「羅馬」號裝備了奧托1936型。安莎爾多型砲身全重8.9噸,全長8840毫米/L58,身管長8382毫米/L55,線膛部分長7300.5毫米/L47.9;藥室長1005毫米,容積25.19公升。砲身由內膛身管、包覆在外層的等長增強管、活動被筒和手動開關的立楔式砲尾組成。 奧托1936型砲的錐形增強層更厚,有制動襯套和加強前斜肩,砲身全重12.7噸;40根等齊右旋膛線、纏距30倍徑。穿甲彈重50公斤、初速910米/秒,榴彈44.4公斤,初速945米/秒。16.35公斤硝酸甘油-硝化纖維素發射藥,使用膛壓327兆帕,火砲在45度仰角時的最大射程25740米。三聯裝砲塔全重135.4噸,砲塔圈座直徑6米,基座外徑7米。高低射界-5-+45度,各砲有獨立的電動裝填機,火砲在20度仰角下實施裝填,射速4發/分。 「維內托」級裝備12座安莎爾多1938型和奧托1939型90毫米單管高射砲。安莎爾多最初設計的樣砲身管長48倍徑,定型時改為50倍徑。砲身為單肉自緊身管,半自動立楔式砲閂用螺紋砲尾環安裝到身管上,砲身全重1.21噸。定裝彈全重18公斤,初速860米/秒,最大射程16000米,最大射高10800米。火砲高低射界+75――3度,正常情況下由射擊指揮儀遙控射擊,也可以手動操砲。由砲塔下方的2馬力電動裝填機自動供彈,裝填速度12、16或30/發分可調。穩定托彈盤上佈置有90發備發彈。 90毫米口徑高射砲是安裝在穩定砲架上的。熱那亞的聖喬爾喬(SanGiorgio)公司設計生產了全套穩定系統,穩定參照系一共有11個電動陀螺組成,系統的主陀螺垂直旋轉,由專用的60伏120赫茲三相交流電供電,轉速7200轉/分。陀螺儀萬向懸架環上還剛性裝有2隻小些的水平陀螺,它們的動力由90伏250赫茲的特殊三相交流電源支持。穩定器的橫傾和縱傾位差穩定範圍分別為正負14.5度和正負5度,並可以同時對砲身相對運動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進行修正。這樣軍艦即使是在迴轉中也能保證高射砲的有效射擊。 「維內托」級的近距防空火力配置體系由37毫米機關砲、20毫米機關砲和8毫米高射機槍組成,均由布萊達(Breda)公司生產,其中1935型機砲有穩定砲架。「維內托」號和「利托裡奧」號服役時裝備了8座雙聯裝1938型和4門單管1939型37砲(佈置在艦首甲板上),以及12座雙聯1935型20毫米機關砲和6挺8毫米機槍,1942年進行改裝後兩艦一共在2號主砲兩側及兩座前副砲塔頂部加裝了4座20毫米雙聯機關砲。同其他國家的戰列艦相比,「維內托」的防空砲數量明顯偏少。而且「維內托」的機關砲沒有指揮儀,只能依靠砲手手動目視瞄準射擊,對高速目標的毀傷概率很差。編輯本段防護系統 維內托級戰列艦艦體舷側主裝甲帶採用10度傾斜角的設計,舷側中部裝甲為360mm,舷側上部70mm。水平防護由三層水平裝甲組成,機艙上部為三層共169mm裝甲,彈藥艙上部為三層共219mm裝甲。主砲正面裝甲為340mm。在義大利海軍的試射實驗中,側舷和主砲正面裝甲可以經受在16000米外射來的381mm的885公斤級穿甲彈。水平裝甲能經受3000米高空投下的250公斤炸彈,水下裝甲能經受225公斤TNT的爆炸,採用新的水下舷側防護系統(即「普列塞系統」,實戰效果有限,實戰證明維內托級的水線以下防禦力不足)。編輯本段火控裝置 義大利軍艦的絕大部分火控裝置都是由伽利略(OfficineGalileo)和聖喬爾喬兩家公司生產的,「維內托」級也不例外。「維內托」級的前主桅頂端是主砲射擊指揮塔,下面是依次是主砲射擊指揮塔和第2備用射擊指揮塔,外觀龐大,各有1具7.2米測距儀。指揮系統的機電彈道解算器佈置在獨立的底艙裝甲室內。上層建築煙囪兩側佈置著副砲射擊指揮塔,有1具5米測距儀。90毫米高射砲由佈置在艦橋前部兩側的3米測距指揮塔遙控射擊。每座主砲塔尾艙都裝有1具12米體視式測距儀,副砲塔也各有1具6.5米測距儀。所有的測距儀均裝有穩定器,允許在艦體搖蕩的情況下正常使用。 與其他戰列艦不同的是,「維內托」的2座主砲指揮儀均佈置在前部上層建築上,而別國都選擇在後部上層建築上分開佈置輔助指揮儀。「維內托」的輔助指揮儀的視界較好,但與主指揮儀間距太小,2部指揮儀可能會被一次命中一起摧毀,系統的生命力比較差。 「維內托」級火力系統的威力是很強大的,但是由於缺乏雷達,從而不具備有效的夜戰能力。90毫米高射砲效能先進,但因為存在的技術缺陷和沒有雷達指揮的緣故,沒有在戰鬥中發揮出應有的效能。 「維內托」級是的一型設計航速30節的義大利主力艦。由於義大利海軍認為其只在地中海活動,對續航力沒有太高的要求,因此設計師們放心的為「維內托」級準備了比較強大的動力裝置,而無需擔憂油耗量過高的問題。 「維內托」級防護系統的設計思想在當時是比較先進的,採用了帶延伸結構的的盒型裝甲艙和普列賽防魚雷系統,裝甲防禦和水下防禦體系完全是獨立的。預計防禦標準為裝甲艙可以在16000米及更遠距離上承受己方885公斤381毫米穿甲彈的命中,防魚雷系統能夠抵禦350公斤TNT水下戰鬥部的爆破威力。 服役歷程 1934年10月10月28日,首艦「維內托」號在亞德里亞海聯合造船廠開工,1937年7月25日,「維內托」號艦殼下水,1940年4月28日,「維內托」號竣工。她成為自1916年以來,義大利建成的第1艘戰列艦。 同年5月1日,「維內托」號正式加入義大利海軍現役。此時距義大利正式加入戰爭只有40天的時間。「維內托」的建造週期是相當長的,這可能於意造船業缺乏經驗和技術裝備有關。 如果「維內托」能夠早些服役,那麼她或許能夠在參戰前就擁有足夠數量訓練有素的艦員,從而獲得更出色的戰鬥表現。 維托裡奧•維內托號(Vittorio Veneto)在1941年3月馬塔潘角海戰中,被一枚空投魚雷命中舷側,導致進水4000噸。1942年之後由於燃油危機,維內托號及其姊妹艦一直呆在拉斯佩齊亞直到義大利投降。利托裡奧號(Littorio)在英軍空襲塔蘭托時被三條魚雷命中,入塢修理至1941年3月。 義大利投降以後改名為義大利號。1943年9月9日駛往盟軍控制的馬爾他,至撒丁島附近海域時,被德國空軍使用無線電控制的制導炸彈重創。 同行的羅馬號(1942年6月完工)被兩顆無線電制導炸彈命中,彈藥庫發生爆炸,艦體斷裂沉沒。因佩羅號尚未完工,義大利投降後,落入德軍之手被當作靶艦。 九、納爾遜級戰列艦 <a href=http://www.top123.biz/toplist/shida/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a href=http://www.top123.biz/toplist/top10/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十大</a></a>戰列艦排名 二戰<a href=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a href=http://www.top123.biz/toplist/history/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歷史</a></a>上<a href=http://www.top123.biz/toplist/shida/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a href=http://www.top123.biz/toplist/top10/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十大</a></a>戰列艦盤點 納爾遜級戰列艦(HMS Nelson)是英國建造的一種戰列艦。以英國海軍上將,特拉法爾加海戰的英雄霍雷肖•納爾遜(1758-1805)命名。 設計與建造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英國曾計畫建造N3型戰列艦,因《華盛頓海軍條約》夭折。根據條約最後妥協的結果,日本、美國可以保留完成條約規定的未完工的安裝16英寸口徑主砲的戰列艦(日本的長門級戰列艦、美國的科羅拉多級戰列艦),英國則能夠在條約規定的噸位內建造安裝16英寸口徑主砲的戰列艦,而不受條約中10年內不得建造戰列艦的規定的約束。根據這一合約,英國海軍1922年11月在條約規定的噸位內開始建造納爾遜級戰列艦。 納爾遜級戰列艦不再採用以往英國戰列艦常用的艏樓船型,改用平甲板船型。根據日德蘭海戰的經驗教訓著重提升裝甲防護水平,首次採用傾斜佈置水線裝甲帶,是當時舷側水線裝甲最厚的戰艦,並且強化了水平防護裝甲,增加水密隔艙等間接防禦設施。 納爾遜號戰列艦/HMS Nelson 受條約規定35000噸的限制,納爾遜級採用3座三聯裝主砲砲塔全部在艦橋之前,而動力機艙、副砲砲塔集中配置在艦體後部這種非常規的佈局,基本設計思想基本與N3和G3計畫相同,都是盡量使需要裝甲防護的部位集中。 3座主砲砲塔聚集在一起,中間砲塔安裝在高出其前後砲塔的位置上,呈金字塔狀排列,為了配平重量艦橋位於艦體舯部靠後的位置。如此設計的目的是將有限的裝甲重量最大限度集中在重點部位,需要重裝甲保護要害部位的範圍被縮小到最小的區域,可以達到更好的防護效果。 但是這樣的設計造成主砲射界受限制和艦船後部存在死角的缺陷。同時在一定程度上犧牲動力效能,最高航速比較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有所降低。、 其艦橋設計與過去戰艦低矮狹小的艦橋不同,為遠距離砲戰觀測的需要,設計成將觀測設施與艦橋融合的塔狀艦橋。 納爾遜級安裝16英寸口徑主砲,並首次應用砲塔化的高平兩用副砲。由於主砲在服役前沒有經過足夠的測試,使用「高初速輕型彈」的主砲以及三聯裝主砲塔的效能並不理想,主砲威力提高相當有限,火砲身管壽命、射擊精度還不如原來的15英寸口徑砲,砲塔可靠性也出現了不少問題。 服役歷程 兩艘納爾遜級戰列艦於1927年完工服役,與日本的兩艘長門級戰列艦、美國的三艘科羅拉多級戰列艦等7艘擁有最大口徑火砲的戰列艦,被各國海軍界人士稱為「big seven」。 納爾遜級在服役後經過了數次規模不大的改裝,主要是增強防空火力。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由於航速的限制難以與新式軍艦協同行動,該級艦大多是執行護航和為登陸行動提供火力支持的任務。 在1941年,羅德尼號參加了圍殲德國俾斯麥號戰列艦的海戰,並與英王喬治五世號戰列艦一同將這艘德國新銳的超級戰列艦摧毀。 1943年9月29日在納爾遜號上義大利的代表簽署了投降的合約。 1944年納爾遜號、羅德尼號參加了諾曼底登陸戰役。1945年納爾遜號開赴印度洋參加針對日本的作戰行動,納爾遜號見證了日軍在印度尼西亞群島的投降行動。 戰爭結束後,1946年-1948年兩艘納爾遜級戰列艦先後退役解體。編輯本段效能資料 效能參數 標準排水量33950噸,滿載排水量38000噸尺度 全長216.5米,水線長212米;全寬32米;最大吃水10米動力 8台鍋爐,2台蒸汽輪機,主機功率45000馬力;最大航速:23.5節;續航力 7000海里/16節,5500海里/23節武備 3門三聯裝16英寸/45倍口徑主砲(16"/45 Mark I);6座雙聯裝6英寸/50倍口徑副砲(6"/50 Mark XXIII);6門4.7英寸/45倍口徑砲(4.7"/45 QF Mark XIX or 4.7"/45 QF Mark XI);8門40毫米砲(1938年加裝16門40毫米高砲,戰爭期間加裝60門20毫米高砲);622.3毫米魚雷發射管(應該是24.5" Mark I 魚雷發射器). 裝甲 主裝甲帶13-14英寸;橫向裝甲(前部)8-12英寸, (後部)10-4英寸;裝甲甲板(動力艙)3英寸,(彈藥庫)6英寸;砲塔(正面)16英寸,(頂部)7英寸,砲座15-12英寸;指揮塔13英寸。艦員 1314-1640人 十、長門級戰列艦 <a href=http://www.top123.biz/toplist/shida/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a href=http://www.top123.biz/toplist/top10/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十大</a></a>戰列艦排名 二戰<a href=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a href=http://www.top123.biz/toplist/history/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歷史</a></a>上<a href=http://www.top123.biz/toplist/shida/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a href=http://www.top123.biz/toplist/top10/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十大</a></a>戰列艦盤點 第一次世界大戰勢力迅速膨脹的日本為爭奪海上霸權,重新制定了八八艦隊的計畫。 長門級戰列艦是日本海軍按照該計畫正式建造的第一型戰列艦。日本海軍順應當時各海軍強國主力艦競相計畫搭載更大口徑主砲、動力效能更高和增加裝甲防護的趨勢,根據以往海戰的經驗,日本海軍決定建造重火力、高航速的戰列艦,在與美國海軍造艦競爭中以質的提升補充量的不足。 概貌 長門級戰列艦最大的特點是,採用了當時戰列艦所搭載最大口徑的410毫米口徑主砲,4座雙聯裝主砲塔沿艦體縱向中心線前後對稱各佈置兩座,採用背負式佈局。並且為了主砲在遠距離砲戰中觀通以及指揮的需要,前主桅採用了7根支柱支撐的高大的圓錐結構檣式桅樓,頂端設立射擊指揮所,這種結構相當堅固不易中彈受損,隨後歷次改裝中桅樓設施逐步增加逐漸形成日本特色的塔式艦橋(之後日本海軍的主力艦紛紛按照這個樣式進行改造)。長門級採用長艏樓船型,該級艦在艦體長艏樓設定兩層砲廓式副砲。最具日本特色的是設計了獨特的帶60°傾角的「勺型」艦艏(為了使用鏈系水雷,艦艏不會勾住連接兩枚水雷的鏈條,但在不良海況高速航行時艦艏濺起的水霧會影響到艦橋和桅樓指揮所)。 隨著戰列艦火砲威力、射程增加,根據日德蘭海戰的經驗,防禦裝甲設計借鑑了重點防護的概念,加強了重點區域防禦裝甲,尤其是水平防禦裝甲,以抵禦遠距離砲戰大角度落彈的打擊,非重點區域防禦裝甲予以削減或撤消。長門級航速超過26節,是當時航行速度最快的戰列艦,日本海軍對長門級的航速指標採取了保密措施,當時對外公佈的航速是23節。長門級是當時最強大的戰列艦之一。由於之前建造的日本戰列艦是英國的設計或者是基於英國設計藍圖的變更,所以擺脫了英式戰艦的影響完全由日本自行設計的長門級戰列艦被視為「第一型純日本血統的戰艦」。長門級戰列艦共撥款建造了兩艘:分別是「長門」號(Nagato)和「陸奧」號(Mutsu)。 其他型號 在建造長門級戰列艦的同時,日本海軍還開工建造了加賀級戰列艦和天城級戰列巡洋艦。加賀級和天城級都是在長門級的基礎上,在後桅後方增加佈置一座雙聯裝主砲塔,區別在於速度和防護各有側重。1921年以限制海軍軍備為目的的華盛頓裁軍會議召開,對美、英、日、法、意五個主要海軍國家的主力艦噸位、火力和總噸位進行了限制。加賀級和天城級按照會議簽定的華盛頓海軍條約的規定予以銷毀。 裁軍會議中美、英曾要求日本銷毀已下水但尚未完工的「陸奧」號戰列艦。日本一方面藉口國內的小學生都已為建造該艦捐款並且該艦已經建成,如果廢棄將引起國民的不滿,一方面加緊西裝施工。在日本的強硬態度下,最終同意日本保留「陸奧」號。作為交換條件,同意美國保留完成尚未完工原定銷毀的兩艘科羅拉多級戰列艦,同意英國在條約規定的噸位內新建兩艘安裝16英寸口徑主砲的納爾遜級戰列艦。長門號於1920年11月竣工,陸奧號於1921年11月竣工。 現代化改裝 長門級服役後為克服前主桅桅樓與前煙囪距離過近導致排煙倒灌,前煙囪被改成大幅度向後彎曲的形狀以遠離桅樓。 其他小規模改裝還包括修改艦艏(艦艏稍作外張,改善凌波性),搭載水上飛機及彈射器。 1930年代中期長門級進行了大規模的現代化改造, 包括提高主砲仰角增大主砲射程;加強艦體與砲塔的防護裝甲,艦體舯部增加防魚雷凸出隔艙;為改善線形減少航行阻力將艦艉延長;全部更換為專燒重油鍋爐,由於鍋爐數目減少將臨近艦橋的前煙囪拆除,鍋爐排煙由兩個煙囪合併成一個;根據金剛級戰列艦改裝的經驗改建高大、結構複雜的塔式艦橋;加強了防空火力和搭載水上飛機。長門級在此次現代化改裝中未更換主機,改裝後航速降到25節。 服役歷程 「長門」號服役後多作為日本聯合艦隊的旗艦直到大和號戰列艦服役。 從1920年開始,到1941年「大和」號建成,20年期間,長門級戰列艦是日本海軍最強大的戰列艦,在日本國民心目中一直是海軍的象徵,素有「國民最熟知的戰艦」之稱號。因在日本海軍中具有特殊地位其艦長提升為進階將官軍銜的比例尤其高。 長門級戰列艦被日本海軍看作非到最後決戰關頭不得動用的王牌。根據這一指導思想,加上航速的限制,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太平洋戰爭期間,長門級在戰爭初期都沒怎麼參加作戰行動。開戰以後日本海軍包括長門級、大和級在內的戰列艦戰隊因長期駐泊廣島灣的柱島錨地待機而被頻繁出擊的航空母艦戰隊的軍官諷刺稱為「柱島艦隊」。 1942年6月,「長門」和「陸奧」編入由聯合艦隊司令山本五十六指揮的主力部隊參加了中途島海戰,當日軍機動部隊主力四艘航空母艦被摧毀時主力部隊尚在後面三百海里處,「長門」和「陸奧」未能發射一發砲彈,海戰以日本失敗告終。 1943年6月8日「陸奧」號在廣島灣泊地因彈藥庫爆炸事故沉沒。1944年6月「長門」號編入機動部隊投入馬里亞納海戰,此役日本海軍大敗而歸。 1944年10月萊特灣海戰中,「長門」號編入由粟田健男指揮的第二艦隊第一游擊部隊參戰,未取得大的戰果,反而遭到掌握制空權的美軍飛機輪番空襲受重創。萊特灣海戰後「長門」號返回日本本土修理戰傷,艦上的副砲被拆除移防陸上。由於燃油匱乏「長門」號在戰爭剩餘時間一直停留在橫須賀,成為橫須賀鎮守府警備艦,直到戰爭結束。「長門」號在戰爭末期多次遭到美軍飛機轟炸,在日本投降時,是唯一具備航行能力的戰列艦。 1945年10月被作為戰爭賠償移交給美國。1946年7月在比基尼環礁成為原子彈試驗的靶艦,試驗中嚴重受損沉沒。

軍事之最hot榜單

軍事之最精選

軍事之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