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十大未解之謎

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之最 > 中國文物 發佈時間:2017-08-03編輯:小TOP仔來源:www.top123.biz閱讀數: 手機閱讀
前面介紹了不少世界十大未解之謎,今天度哥網來介紹一下中國十大未解之謎,當然關中國十大未解之謎縱說紛紜,沒有統一的說法,這裡也只能列出一些確實難以定論的中國十大未解之謎了,其中不包括已被稱為世界十大未解之謎的內容。

一,千古遺恨《蘭亭序》現在何處

<a href=http://www.top123.biz/toplist/zhong/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a href=http://www.top123.biz/toplist/china/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中國</a></a>的<a href=http://www.top123.biz/toplist/shida/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a href=http://www.top123.biz/toplist/top10/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十大</a></a><a href=http://www.top123.biz/toplist/weijiezhi/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a href=http://www.top123.biz/toplist/weijiemi/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未解之謎</a></a>
蘭亭集序,又名《蘭亭序》、《禊帖》、《臨河序》、《蘭亭宴集序》。書法家王羲之所作,有「天下第一行書」之稱,是中國晉代書法成就的代表。
晉穆帝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王羲之與兒子王凝之、王徽之、王操之、王獻之、孫統、李充、孫綽、謝安、支遁、太原王蘊、許詢、廣漢王彬之、高平郗曇、餘姚令謝勝等「少長群賢」共41人[1]在會稽山陰集會,為蘭亭集會,是時有二十六人得詩三十七首[2],後輯為《蘭亭詩》。《蘭亭集序》為王羲之為《蘭亭詩》寫的序言。 王羲之以特選的鼠須筆和蠶繭紙,首先寫聚會盛況,描述環境——「茂林修竹、清流急湍」,「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之後筆鋒突變,格調轉為悲傷,寫人生短暫,然而他並不宣揚「人生無常」、「及時行樂」,而是斥了莊子的「一死生、齊彭殤」的論調。通篇語言流暢,不勉強藻飾、通俗自然,結合駢句、駢散,靈活自如,堪稱歷代名篇。 《蘭亭集序》共計324字,凡是重複的字都各不相同,其中21個「之」字,各具風韻,皆無雷同。王羲之酒醒之後,過幾天又把原文重寫了好多本,但終究沒有在蘭亭集會時所寫的好。 作為書法作品,《蘭亭集序》歷來被認為是經典傑作,有「行書第一」之稱。其書法飄逸流暢,如行雲流水而又筆力雄健。 唐太宗得到真跡,即令虞世南、褚遂良、馮承素、歐陽詢等臨摹翻刻,分賜皇子、近臣,世稱「唐人摹本」。王書原本據傳已被唐太宗作為殉葬品,宋朝陸游在古詩《跋馮氏蘭亭》中因此感慨道:「繭紙藏昭陵,千載不復見。此本得其骨,殊勝蘭亭面。」但唐太宗昭陵曾於五代時被溫韜所盜,而被盜物品名單中並沒有《蘭亭集序》,因此一般相信《蘭亭集序》現存於唐高宗與武則天合葬的乾陵中。可能藏在  更為隱秘之處,溫韜形跡匆匆,並未發現真跡;有人說,《蘭亭序》在乾陵,唐高宗和武則天酷愛字畫,更何況,民間早有《蘭亭序》陪葬乾陵一說。乾陵尚未被  盜,一切只能成為霧花水月,相信有朝一日乾陵開啟,必將真相大白,一定水落石出今存的摹本以「神龍本」最為著名。該帖共28行,324字,章法、結構、筆法都頗得原本神韻,被認為是最好的摹本。 郭沫若根據1965年南京出土的《王興之夫婦墓誌》、《謝鯤墓誌》等墓誌發表了《由王謝墓誌的出土論到蘭亭序的真偽》一文,推論《蘭亭序》的文章和墨跡均是王羲之的第七代孫智永所依託,高二適則發表《駁議》反駁這種說法,於是雙方打起筆戰。1972年郭沫若在《文物》上發表《新疆出土的晉人寫本殘卷》,再次認定《蘭亭序帖》必然是偽跡。
二,戰國和氏璧流向何方?
《完璧歸趙》的故事大家都讀過,但是和氏璧現在究竟在何方,卻成了千古之謎。
作為書法作品,《蘭亭集序》歷來被認為是經典傑作,有「行書第一」之稱。其書法飄逸流暢,如行雲流水而又筆力雄健。 唐太宗得到真跡,即令虞世南、褚遂良、馮承素、歐陽詢等臨摹翻刻,分賜皇子、近臣,世稱「唐人摹本」。王書原本據傳已被唐太宗作為殉葬品,宋朝陸游在古詩《跋馮氏蘭亭》中因此感慨道:「繭紙藏昭陵,千載不復見。此本得其骨,殊勝蘭亭面。」但唐太宗昭陵曾於五代時被溫韜所盜,而被盜物品名單中並沒有《蘭亭集序》,因此一般相信《蘭亭集序》現存於唐高宗與武則天合葬的乾陵中。可能藏在  更為隱秘之處,溫韜形跡匆匆,並未發現真跡;有人說,《蘭亭序》在乾陵,唐高宗和武則天酷愛字畫,更何況,民間早有《蘭亭序》陪葬乾陵一說。乾陵尚未被  盜,一切只能成為霧花水月,相信有朝一日乾陵開啟,必將真相大白,一定水落石出今存的摹本以「神龍本」最為著名。該帖共28行,324字,章法、結構、筆法都頗得原本神韻,被認為是最好的摹本。 郭沫若根據1965年南京出土的《王興之夫婦墓誌》、《謝鯤墓誌》等墓誌發表了《由王謝墓誌的出土論到蘭亭序的真偽》一文,推論《蘭亭序》的文章和墨跡均是王羲之的第七代孫智永所依託,高二適則發表《駁議》反駁這種說法,於是雙方打起筆戰。1972年郭沫若在《文物》上發表《新疆出土的晉人寫本殘卷》,再次認定《蘭亭序帖》必然是偽跡。

歷史、傳說與典故

  和氏獻璧 和氏璧最早見載中國東週末年著作《韓非子·和氏第十三》:楚國人卞和在楚地的山中發現一塊外裹岩石的美玉,他將這塊玉獻給當時的君主楚厲王,而楚國王室認為和氏貢獻的只是一塊石頭,欺騙了君王。於是楚厲王下令將和氏左腳砍去。厲王死後楚武王即位,和氏再次將該玉獻給他,武王命令玉工鑑定這塊玉石,鑑定的結果是和氏所貢獻的仍是一塊石頭,結果和氏右腳也被砍掉。最後和氏帶著玉石回到楚山,在那裡他慟哭了三日三夜。又一位新即位的楚國國君楚文王派人詢問事情的緣由,和氏說:「我並非為被砍去雙腳而傷心,而是因寶玉被認定為頑石、忠臣卻被認為是騙子!這才是我所傷心啊。」於是楚文王派工匠除去裹在玉石上的岩石,這才看到了這塊玉。於是楚文王將該玉璧命名為「和氏璧」。 《戰國策》記載和氏璧一直是楚國國寶,楚威王時期和氏璧被賜予攻滅越國有功的昭陽令尹[4],一次昭陽在設宴招待門客時將和氏璧取出供賓客參觀,此時賓客中有人突發起鬨,並趁亂偷走了擺在桌上的和氏璧。昭陽的門客指認張儀是盜走和氏璧的人。昭陽在經過拷打訊問後放走張儀,張儀在成為秦國相國後曾為此向楚國展開報復,但和氏璧自此就下落不明。此後和氏璧經人之手,輾轉來到趙國。依中國正史《史記》記載西元前3世紀時期,和氏璧被戰國時期趙國君主趙惠文王所有。 完璧歸趙 與趙惠文王同一時期的秦國君主秦昭襄王在得知和氏璧歸屬趙國王室後,於前283年向趙國派遣使者,希望以15座城市來換取和氏璧,這便是成語「價值連城」的由來。 趙國出於對秦國的不信任並未立即答應交換和氏璧,趙國政府在商議後派遣藺相如為代表攜和氏璧出使秦國。藺相如經過兩次對秦王的試探後認定秦國是想借其強大的國力為後盾,強取玉璧而拒絕向趙國割讓城池。於是藺相如派他的副手穿上平民的服飾,走小路帶和氏璧回到趙國。而藺相如本人憑藉在秦朝朝廷上不卑不亢的表現也平安回到趙國。此即成語「完璧歸趙」的來源。 受命於天 前228年,秦國吞併趙國,和氏璧最終為秦國所有。前221年,秦滅亡了周朝的六個最大的諸侯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朝代。作為秦朝國威的象徵,據說以和氏璧被雕琢成為傳國璽,並由玉工孫壽刻上了由秦帝國丞相李斯寫的「受命於天,既壽永昌」8個蟲鳥篆字。[5]自此和氏璧成了皇帝的寶印和天授皇權的象徵。在秦朝之後的數百年間,擁有傳國璽成為中國歷史上被承認為正統帝國的條件之一,即使改朝換代時也不例外。從秦朝開始,共傳了1000多年。一說傳國玉璽是由藍田玉所打造,不是和氏璧[6],和氏璧可能成為秦始皇的陪葬品,埋於秦始皇陵中。[7] 王莽篡漢 王莽權勢滔天,據說在他篡漢前夕,他進入後宮參見其姑母王太后,先告知廢帝自立,取而代之的意圖。繼而好言溫慰,請太后交出玉璽,太后不從,他便以暴力相迫。最後太后雖妥協,仍憤憤將玉璽一摔,玉璽碎了一角,王莽將它拾走後,找工匠用金子鑲補,隔日便逼迫小皇帝禪位於他,改國號為新。 和氏璧與隨侯珠並稱,始有成語隨珠和璧、隨珠荊玉的稱號。

 三,明朝《永樂大典》正本下落之謎

《永樂大典》是中國最大的一部類書,編撰於明永樂年間,全書22,937卷,11,095冊,約3.7億字。《永樂大典》屢遭浩劫,正本不知去向,副本今存不到800卷,約為原書的4%。《大英百科全書》稱之為「世界有史以來最大的百科全書」。 《永樂大典》在明代即有佚失。乾隆三十八年(1772年),修《四庫全書》﹐發現《永樂大典》已遺失缺失2,422卷,約千餘冊。四庫館臣從《永樂大典》中輯出大量佚書,其中有385種收入《四庫全書》,以為「菁華已載,糟粕可捐,原(書)可置不復道」了。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侵佔北京,翰林院遭劫掠,丟失大量《大典》。[10]光緒元年(1875年)修繕翰林院建築時,清查《大典》不足5,000冊,《永樂大典》之所以迅速流失,主要是職員監守自盜[11],據說文廷式一人即曾盜走百餘冊《永樂大典》。光緒二十年(1894年)六月翁同龢入翰林院清查時僅剩800冊,現今尚存約400冊,810卷,不到原書的4%[13]:34。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翰林院被義和團的拳民焚毀,《永樂大典》損壞三百餘冊。光緒二十七年(1901)六月十一日,英使館交回《大典》330冊。不久又遭到監守者瓜分[16]1912年翰林院所藏《大典》移交京師圖書館時,僅剩64冊。 現今中國國家圖書館珍藏161冊,另外美國國會圖書館還藏有40冊,英國各地包括英國圖書館、英國牛津大學圖書館、英國倫敦大學東方語言學校、英國劍橋大學等存有51冊,德國漢堡大學圖書館、德國科隆大學圖書館、德國柏林人種博物館等存有5冊,日本國會圖書館、日本東洋文庫、日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日本京都大學附屬圖書館、日本三理圖書館、日本靜培堂文庫、日本斯道文訓、日本大阪府立圖書館、日本武田長兵衛、日本石黑傳六、日本小川廣己和韓國舊京李王職文庫亦有蒐集,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則存有62冊。

四,西周「九鼎」遺失古今憾

夏商週三朝鍾愛九鼎,是不需要多說的,這從各地出土的青銅鼎數量就能看出端倪。與司母戊鼎相比,九鼎明顯更有價值一些,年代更早,鑄造也更精美。據《左傳》描述:夏初收集珍禽異獸、奇異之物,繪畫成圖,讓工匠將仿刻於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徵一州,九鼎象徵九州,即冀鼎、兗鼎、青鼎、徐鼎、揚鼎、荊鼎、豫鼎、梁鼎、雍鼎,用來反映全國統一和王權集中,歷經三國(夏商周),秦以後神秘失蹤,遂成歷史懸案! 從「一言九鼎」到「問鼎天下」,從「三足鼎立」到「拔山舉鼎」,九鼎的影響力可見一斑。牧野之戰後,西周把九鼎搬到了國都鎬京,還舉行了隆重的定鼎儀式,自此「定鼎」就喻為國家政權的奠基,「遷鼎」則指國家權力的轉移,「問鼎」乃是覬覦政權的非法行為,由此演繹出過許多有趣的歷史橋段。 大禹被譽為聖君,有兩點不得不說:一是治水,二是鑄鼎。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治水精神婦孺皆知,而他鑄造九鼎的傳說同樣名垂千古。史書記載,大禹曾留下遺囑:「九鼎存,天下定;九鼎失,天下分。」 司馬遷在《史記》說,「禹收九牧之金鑄九鼎」。推算一下,九鼎有近千鈞之重,約合7.5噸。從出土文物來看,司母戊鼎都達好幾百公斤,更何況象徵天下的九鼎?相傳當年施黯尊令,在荊山鑄鼎,遷移安邑,中隔大河,費時竟三、四月,用夫達幾十萬。所以,泗水偶然失鼎後,一鼎陷在深水污泥之中,這才難以找尋。 周平王把首都遷到洛邑後,周朝王室日益衰落。楚莊王「一飛沖天、一鳴驚人」,率先「問鼎」。西元前606年,楚王伐陸渾戎,觀兵於周郊,周定王被迫派人行慰勞歡迎之禮。楚王「問鼎小大輕重」,王孫滿日:「在德不在鼎。」楚王日:「子無阻九鼎!楚國折鉤之喙,足以為九鼎。」王孫滿日:「嗚呼!……德之休明,雖小必重;其奸回昏亂,雖大必輕……周德雖衰,天命未改。鼎之輕重,未可問也!」楚王乃歸。這就是「問鼎中原」這句成語的由來。自此之後,諸侯國紛紛覬覦中原,「問鼎」不斷。可以說,春秋縱橫捭闔三百年,戰國「合縱連橫」二百載,基本上都是圍繞九鼎展開是的。 眾所周知,周幽王是個十足的昏君。為了博取褒姒一笑,他不惜烽火戲諸侯;為了博得使忠臣一哭,他竟將九鼎扔下「深淵」。自作孽,不可活。當申候、繒候、犬戎三路大軍進逼鎬京之時,周幽王只能獨逃至驪山。當他再次點燃烽火時,卻不見諸侯班師救援,西週一如九鼎一樣,在既不轟轟烈烈、也不悽悽慘慘中走向滅亡。 秦始皇「泗水撈鼎」一事,在很多文獻史料裡都有記載。西元前256年,秦國滅掉西周後,在回國經過途中,代表秦國的雍州之鼎躍入泗水,最後只把八鼎都完好運到了秦國,置周鼎於咸陽宮。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在出巡路過彭城時,派了數千人下泗水打撈失落的那一鼎,甚至虔誠地「齋戒祈禱」,但最終周鼎「弗得」,卻讓「市井」劉邦發出「大丈夫當如此也」、「黔夫」項羽放出「彼將取而代之」的豪言壯語。 九鼎的出現,是歷史的使然,確實起到過震懾諸侯的作用。不過,九鼎最後還是失蹤了,這讓後人無比的思念。既然是鎮國之寶,九鼎自然不可輕易示人,如果不慎一旦易手,則意味著王朝覆滅。秦始皇統一全國後,為保帝國傳至萬世,必將九鼎葬於墓中,永世據為己有。這也許可以解釋九鼎為什麼會失蹤千年了。

五,秦朝十二銅人今何在?

西元前221年,秦將王責率兵向南攻齊。齊王建昏唐無能,一味聽信佞臣,毫無抵抗準備,而佞臣後勝早就接受了秦國的賄賂。所以,秦軍一到,齊國立即上崩瓦解,齊王建被俘,齊亡,這樣,中國歷史結束了長期的分裂、割據局面,出現了統一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秦王朝。戰國的歷史至此告終,中國歷史又翻開了新的一頁,肖滅六國以後,雖然全國範圍內的、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已經結束,但在邊境上,秦國軍隊仍在繼續進行著戰鬥;另外,國內也有一些不穩定因素存在。因此,秦始皇為一了鞏固第一個封建王朝的政權,在乎定天下不久,除了在原來政權機構的基礎上調整和完善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機器,建立一套從中央到地方的、嚴密的統治機構和封建官僚制度外,還採取了一系列其他措施,其中有一條就是下令收繳天下兵器,鑄成十二銅人,立於咸陽。 據《三輔黃圖》載:「營朝宮於渭南上林苑中」;「可受十萬人。車行酒,騎行炙,千人唱,萬人和,銷鋒鏑以為盎人十二,立於宮門」。又據史書記載,銅人背後銘刻著李斯篆、蒙恬書:「皇帝二十六年初兼天下,改諸侯為郡縣,一法律,同度量」等字樣。銅人造形之大,製作之精巧考究,為歷史上所罕見。 令人感興趣的是,中國第一位封建皇帝秦始皇為什麼要鑄造這12個銅人呢?這主要有以下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有一天,秦始皇夢中遇到天象大變、昏暗元光,且鬼神作怪,遂驚恐不已,在萬般元奈之際,有一道人前來指點迷津:製十二金人,方可穩坐天下,秦始皇夢醒後,即下令將全國的兵器收繳集中於咸陽,鑄成十二銅人。有的學者指出,秦始皇一生極信方士道人之言,再聯絡開國不久的擔憂心情,此說是可信的。另一種說法是:秦始皇在統一全國後,始終在憂慮和思考著如何長治久安、使江山傳之萬世的問題。而要坐穩天下、江山水固,首先解決的一個問題就是應該收繳和銷毀流散在民間的各種兵器。關十這一點,還流傳著這麼一個故事:一天,秦始皇在群臣陪同下,觀看舞水火流星和各種雜耍,正在興高彩烈之時,忽見一隊殺氣騰騰、手執刀劍干戈的武士上場表演。秦始皇見了,元疑觸動了心病,於是日思夜想,寢食難安。這時候,正逢臨挑農民送來一條消息,說是見到了12個巨人,當地還盛傳著一首童謠說:「渠去一,顯於 金,百邪辟,百瑞生。」秦始皇聽後,正中下懷,情緒為之一振。於是便假托徵兆,借助天意,下令收繳民間所有的兵器,集中於咸陽,鑄成了12個銅人。應該說,秦始皇收兵器造銅人,完全是出於政治上安定的考慮。至於假傳天意,只是使之合法化的一種策略,這是不少統治者所慣用的伎倆。 可惜的是,今人已見不到這12個銅人的蹤影了。它們究竟到哪裡去了呢?目前,人們主要有以下幾種不同的說法: 1.有人認為,楚霸玉項羽在攻克秦都咸陽、火燒阿房宮時,連同這12個銅人也一起燒毀了。由於此說史元明載,故贊同者甚少。 2.有的學者指出,這12個銅人毀於董卓、荷堅之手。東漢未年,董卓率兵攻人長安,便將其中的10個銅人銷毀、鑄成銅錢,剩下的兩個被他遷到長安城清門裡。至三國時,魏明帝曹睿下令把這兩個銅人運往洛陽。當工匠運到溺城時,由於銅人太重難以搬動而終止了運行。到了東晉十六國時,後趙的石季龍又把這 兩個銅人運到螂城。到了前秦的秦王荷堅統一北方後,再從螂城將這兩個銅人運回長安銷毀。至此,前後經歷了約600年的銅人全部都銷毀了。 3.另有一種說法是,這12個銅人並未被毀掉。由於12個銅人是秦始皇生前的喜愛之物,所以在秦始皇陵墓營造好後,這12個銅人和其他精美的物品一起被當作隨葬品而葬於陵墓之中。 由於一些技術等方面的原因,秦始皇陵墓的發掘工作還不能展開,因而十二銅人的下落問題至今仍是未解之謎。或許只能到了秦始皇陵墓開掘的那一天,這個謎才能解開。

六,青銅劍千年不鏽之謎

這一謎題在秦始皇兵馬俑青銅劍之謎-十大未解之謎有提到過。 越王勾踐劍於1965年12月在湖北省江陵縣望山1號楚墓出土,1999年中國國慶日後藏於湖北省博物館。 該劍長55.7釐米,寬4.6釐米。劍格鑄有黑色菱形暗紋,劍鞘正面鑲藍色琉璃,背面鑲綠松石花紋。劍首為圓箍形,內有11道同心圓圈。劍身整體經過硫化處理,耐腐蝕性和強韌程度得到極大地提高,說明中國古人在金屬的冶煉和表面處理方面的技術達到了極高的水平。該劍出土時仍寒光四射,鋒利無比,反映了中國古代高超的鑄劍技術,為古代兵器中的奇寶。 關於越王之劍為什麼出現在湖北境內,有多種解釋。有些歷史學家推測時楚國滅越國之後,此劍作為戰利品被楚國收藏,但有歷史學家研究發現出土此劍之墓在楚昭王或楚懷王時已存在所以也有一種更為受人接受的說法,認為越國曾經和楚國聯姻,此劍為越國公主陪嫁,來到楚國,後世楚王將此劍賜予大臣,後來被人所發現。

七,古墓「長明燈」不熄之謎

長明燈,又名續明燈、無盡燈、常夜燈、長命燈,是各國傳說中長久不滅的油燈或蠟燭,多數是古墓燈,或是廟寺光明燈。 在印度、中國、埃及、希臘等古老文明的國家和地區,流傳著長明燈的故事,就連義大利、英國、愛爾蘭和法國等地也出現過。 《史記》記載,秦始皇陵有以人魚膏製成的長明燈,有人認為是鯨魚腦油製成的蠟燭,但懷疑能量長久供應的可能性,永久不滅嚴重違背能量守恆定律,因此這種不熄的燈應該不存在。 《隋唐嘉話》所載,江寧縣某寺有一長明燈,歷歲久遠,火色純青而不熱,自晉至唐,凡五百餘年,長明不滅。
按照常理,古墓終年不見天日,本應伸手不見五指,但在一些古墓拱頂掛著「長明燈」,陰光很是逼人,令人毛骨悚然。如此神奇之燈,為何長明千年不滅?為何無氧依然燃燒?
  能量從何而來?若是油燈,千年不滅,燃料如何供給?顯然不是人力所為;若是電燈,燈碗液體可能是用來導電之汞,問題是電能如何產生?難道某個角落有發電裝
  置?要做到如此一勞永逸發電,必須太陽能發電方可。凡此種種,只是憑空臆測,真相到底如何?還需科學驗證。

 八,《洛神賦》到底為誰而作?

三國時代文學名家曹植的浪漫主義名篇《洛神賦》。《洛神賦》原名《感鄄賦》,一般認為是因曹植被封鄄城所作;亦作《感甄賦》,甄通鄄,但也有人認為其寫作牽涉到曹植與魏文帝曹丕元配甄氏(即曹植之嫂)之間的一段錯綜複雜的感情。 據《文昭甄皇后傳載》:甄氏乃中山無極人,上蔡令甄逸之女。建安年間,她嫁給袁紹的兒子袁熙。東漢獻帝七年,官渡之戰,袁紹兵敗病死。曹操乘機出兵,甄氏成了曹軍的俘虜,繼而嫁曹丕為妾。 曹操的夫人劉氏生長子曹昂,早年死於宛城。次夫人卞氏生四子:曹丕,篤厚恭謹;曹彰,勇而無謀;曹植,聰明機警,卻嗜酒放縱;曹熊,身體病弱。 曹植天賦異稟,博聞強記,十歲左右便能撰寫詩賦,頗得曹操及其幕僚的讚賞。當時曹操正醉心於他的霸業,曹丕也援有官職,而曹植則因年紀尚小、又生性不喜爭戰,遂得以與甄氏朝夕相處,進而生出一段情意。曹操死後,曹丕於漢獻帝二十六年(西元220年),登上帝位,定都洛陽,是為魏文帝。甄氏因激怒曹丕,不僅未能封後,最終亦慘死,據說死時以糠塞口,以髮遮面,十分悽慘。 甄氏死的那年,曹植到洛陽朝見哥哥。甄氏所生的兒子曹叡陪皇叔吃飯。曹植看著姪子,想起甄氏之死,心中酸楚無比。飯後,曹丕遂將甄氏的遺物玉鏤金帶枕送給了曹植。曹植睹物思人,在返回封地時,夜宿舟中,恍惚之間,遙見甄氏凌波御風而來,曹植一驚而醒,原來是南柯一夢。回到鄄城,曹植腦海裡還在翻騰著與甄氏洛水相遇的情景,於是文思激盪,寫了一篇《感甄賦》。四年後(226年),曹叡繼位,即魏明帝。因覺原賦名字不雅,遂改為《洛神賦》。 宋人劉克莊卻說,這是好事之人乃「造甄後之事以實之」。明人王世貞又說:「令洛神見之,未免笑子建[1]傖父耳。」清代又有何焯、朱乾、潘德輿、丁晏、張雲等人,群起而鞭撻之。 把他們的論點綜合起來,大概有如下幾點: 曹植愛上他的嫂嫂狠不可能。他沒有那麼大的膽量寫《感甄賦》。丕與植兄弟之間因為政治的鬥爭,本來就狠緊張,曹植寫《感甄賦》,豈不是色膽包天,不怕掉腦袋了嗎? 圖謀兄妻,這是「禽獸之惡行」,「其有污其兄之妻而其兄晏然,污其兄子(指曹叡)之母而兄子晏然,況身為帝王者乎?」 李善註引《記》所說的文帝曹丕向曹植展示甄後之枕,並把此枕賜給曹植,「裡老所不為」,何況是帝王呢?極不合情理,純屬無稽之談。 《感甄賦》確有其文,但「甄」並不是甄後之「甄」,而是鄄城之「鄄」。「鄄」與「甄」通,因此是「感甄」。曹植在寫這篇賦前一年,任鄄城王。 《洛神賦》一文,是「託詞宓妃以寄心文帝」,「其亦屈子之志也」,「純是愛君戀闕之詞」,就是說賦中所說的「長寄心於君王」。後來的人否定感甄說不過是重複這些觀點。如果說有所增加,只是說,14歲的曹植不大可能向曹操求娶已經24歲的已婚女子為妻。 由於此賦的影響,加上人們感動於曹植與甄氏的戀愛悲劇,故老相傳,就把甄氏認定成洛神了。

九,武則天為何要立無字碑?

<a href=http://www.top123.biz/toplist/zhong/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a href=http://www.top123.biz/toplist/china/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中國</a></a>的<a href=http://www.top123.biz/toplist/shida/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a href=http://www.top123.biz/toplist/top10/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十大</a></a><a href=http://www.top123.biz/toplist/weijiezhi/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a href=http://www.top123.biz/toplist/weijiemi/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未解之謎</a></a> 無字碑也稱為豐碑,位於陝西乾縣唐乾陵東側,是為武周女皇帝武則天所立,與西側唐高宗李治的述聖記碑相呼應。無字碑由一整塊石頭雕成,重98.8噸,[2]是中國曆代墓碑中的巨製。 無字碑因最初碑上未刻一字而得名,清乾隆年間《雍州金石記》有記載:「碑側鐫龍鳳形,其面及陰俱無字。」對於武則天為何立無字碑的原因,歷來說法不一,常見的說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武則天認為自己的功德是無法用文字來表達的,在她統治期間國泰民安、政治清明。 武則天自認為罪孽深重,或對自己稱帝感到愧疚。 來自武則天的臨終遺言:「己之功過,留待後人評說」。 該碑為唐中宗李顯為武則天所立,但對於是將她稱為皇帝還是母后有爭議,才擱置下來成了無字碑。 陝西文物研究所曾在考查中發現無字碑陽面刻滿了長4釐米、寬5釐米的方格子,有人便認為這是當初準備用來刻字時留下的。於是有人推測,武則天已將寫好的碑文交給了兒子李顯,但李顯對母親廢唐建周的行為不滿、不想對她歌功頌德,但卻也不好公開批評,於是才留下了無字碑。 其他的說法還有「信佛說」、「仿效說」、「非碑說」等。

十,太平天國寶藏在哪裡?

太平天國(1851~1864)是清朝後期的一次由農民起義創建的農民政權。太平天國運動開始的標誌是1851年金田起義,結束的標誌是1864年天京陷落,歷時13年。領導人為洪秀全,稱號為「天王」,首都稱天京(今南京)。太平天國運動轟轟烈烈,但最終仍然失敗了. 太平天國失敗令人嘆息,太平天國巨額珠寶失蹤同樣令人遺憾。天京失陷,全軍覆沒,大批珠寶從人間蒸發。中外紛傳洪逆之富,金銀如海,百貨充盈,更多財物被藏地下。李秀成被擒後,曾國藩威逼利誘,多次追問金銀所在,這也是忠王被處死較晚之故。威武不能屈,忠王倒也忠誠,始終未曾吐露珠寶下落。有人甚至將天王府後花園湖水放幹,掘地三尺,結果一無所獲。如此窖藏珠寶,甚吊世人胃 口,對於寶藏追蹤,始終沒個消停! 口,對於寶藏追蹤,始終沒個消停!下落如何?各種版本,各執一詞,依然一團迷霧。秦始皇身後留下的9大謎案西元前259年中國農曆正月,一個長相並不特殊的男嬰在趙國邯鄲降生了。他,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王國的創立者秦始皇。在西方人眼裡他是中國的拿破崙。他13歲就繼承了秦國國君的王位,22歲在故都雍城舉行了成人加冕儀式,從此正式登基「親理朝政」,開始了他一生轟轟烈烈的政治生涯。他,39歲出兵擊敗了山東六國最後一個諸侯國,俘虜了齊王建,完成了統一中國歷史大業。接著他又不失時機地制定和頒佈了一系列有利於統一的法令和措施,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政權。他50歲病死在出巡途中「沙丘平台」(今河北巨鹿縣境),結束了短暫的一生。 當然中國史上未解之謎最多的地方仍然是秦始皇兵馬俑,這裡有許多人們現今仍不能解釋的東西。具體可參見:
世界奇蹟——秦始皇陵兵馬俑之謎_

中國文物hot榜單

中國文物精選